謹小愼微話積善
成語有“謹小”這詞語,與之相對的就是“愼微”。東漢後期的思想家和政論家王符,他寫過一篇文章,題曰《愼微》。文章認為萬事萬物都有一個漸變的過程,自然界如此,國家政治、人的品行亦復如此,所以不能忽略細微之處,積累小善可成大德;積累小過,可成大惡。所以防微杜漸,應從一點一滴做起。
文章說:“凡山陵之高,非削成而崛起也,必步增而稍上焉。川谷之卑,非截斷而顚陷也,必陂池而稍下焉。是故積上不止,必致嵩山之高;積下不已,必極黃泉之深。”這是自然界的現象,高山深谷非一朝一夕突然出現,而是從不知不覺的漸變形成。
筆鋒一轉,他說:“非獨山川也,人行亦然。有布衣積善不怠,必致顏、閔之賢。”這是指孔子的弟子顏淵、閔子騫,在孔子的弟子中德行著稱的兩位。相反,積惡不休,必致桀、跖之名。桀是夏代的最後一個暴君;跖,是古代出名的大盜。這些例子,非獨人臣也,國君亦然。作者說:“政教積德,必致安泰之福;舉錯(措)數失,必致危亡之禍。”
裴松之注引《諸葛亮集》:“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文章最後引《詩 · 大雅 · 烝民》之句:“德如毛”,“為仁由己”。這是說:“品德輕如鴻毛”,“實踐仁德要全靠自己”。《詩 · 周頌 · 小毖》:“莫與併螽,自求辛螫。”又引《左傳 · 襄公二十年》:“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尙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尙賢,是以吉無不利也。”
結尾整段話是說:“禍福本無門可入,全是自己招來。”“天所祐助的是和順的人,人所推崇是誠信的人。一言蔽之,賢人無往而不利。”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