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8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雜 談)尾生抱柱
(西窗小語)李繩武比李鴻毅更有領袖氣質
(雕刻時光)許地山曾到訪白鴿巢公園
(娛情未了)破地獄
(燕堂夜話)永泰軼事
(克萊因瓶)賭城半日遊
(若無其事)狗仔薯條
(筆雯集)話說張園
(信步由之)太田與櫻井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11月19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雜 談)尾生抱柱

脫凡塵

尾生抱柱

    成語“尾生抱柱”典出《莊子 · 盜跖》:“尾生與女子期於樑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

    話說春秋時期,魯國曲阜有位青年尾生,移居梁地即今陝西,邂逅貌美女子,一見鍾情,私訂終身。惟姑娘父母嫌尾生貧寒而反對,但姑娘為求真愛,決意與青年私奔。一天兩人約定在城外木橋下會面,繼而出走。

    當天尾生提早赴會,不料天公突然烏雲密佈,瞬間電閃雷鳴,滂沱大雨傾盆而下,山洪隨之爆發,轉眼間水沒過膝蓋。“城外樑下,不見不散。”尾生心中只有旦旦信誓,他緊抱樑柱,終致淹死。而姑娘私奔之念被父母察覺,禁於家中不得脫身,至夤夜脫逃趕往樑下,卻見洪水退去,愛郎已抱柱身亡,陰陽相隔!姑娘悲痛欲絕,嚎啕大哭,決意相隨,生死一體。於是兩人相擁沉入了滔滔江水,成就了一曲傳頌千古的愛情悲歌。

    “尾生抱柱”的寓意是信約重於生命。對於尾生之舉,世人褒貶不一。李白讚曰“常有抱生柱,豈上望夫台”;蕭衍感慨“當信抱樑期 ,莫聽回風音”;黃景仁頌曰:“抱柱曾慚橋下期,買舟未果山陰訪”。然而,蘇秦卻評之為“偽信”;莊子貶道“尾生溺死,信之患也”。

    此外,“尾生抱柱”還比喻堅守信約,看淡生死,矢志不渝。聽湯顯祖《牡丹亭》:“尾生般抱柱正題橋,做倒地文星佳兆。”聞陸旋《觀落花夢》:“國恨家讎苦未並,恩仇兩字太分明。尾生抱柱緹縈死,同夢碑前記姓名。”

    誠然,拋開尾生未實事求是而變通,枉丟性命不究,旨在提煉信約重於生命真諦。信贏天下,古往今來,守信故事燦若繁星:曾子殺豬、一諾千金、一言九鼎、韓信報恩、立木為信,不一而述。穿越時空,回顧歷史,堅守信約至今仍有正面的現實意義。

    有趣的是,尾生抱柱還有另一版本,據《史記 · 蘇秦列傳》,蘇秦曾向燕王講述尾生抱柱於樑下。再根據《西安府志》記載,當年尾生抱柱處,樑位於藍田蘭峪水上,故稱藍橋。後人由此把相愛男女一方失約,導致一方殉情之悲劇描繪成“魂斷藍橋”。上世紀四十年代外來電影《Waterloo Bridge》,中文譯作《魂斷藍橋》,彰顯漢語之精妙。直譯《滑鐵盧橋》僅僅表示故事發生地,而意譯巧取魂斷情愫,妙用藍橋典故。須知藍譯blue,除表藍色之外,還有憂鬱之意,與影片情感基調吻合得天衣無縫。由此可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當今AI漸流行,一段時段內,在歷史、文化、情感等層面,它還不能完全取代人,“編算”出如此精妙絕倫之詞。正如前人所言“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參,三者天下之高行也”。

    因為了解,自生愛慕。樂頌經典,心繫中華。

    脫凡塵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