懼胖社會與瘦身文化的迷思
“或許問題就在這裡——我懷疑,許多人雖然表面上提出健康作為質疑,但實際上他們根本不在乎健康。在為我們貼上‘不健康’的標籤時,他們真正想說,或至少想暗示的,其實是別的:我們胖子沒有意志力、噁心、懶惰、隨便、愚蠢;胖子注定就是不健康、不快樂;而且胖子自己所造成的不堪,應該要自己承擔。”
如今,健身產品、廣告和短視頻無處不在,它們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塑造了現代人對理想身材的嚮往。健碩的體態不僅象徵健康,還代表着自律、陽光、勤奮、成功等正面價值的形象。因此,在網絡上,諸如“每天十分鐘快速燃脂”或“九十天改造小伙子”的健身減肥視頻,往往吸引大批流量。他們都強調這些胖小子透過堅持鍛煉,抵抗誘惑,最終實現理想的體態,從而感動了大眾。然而,我們真的在關心他們的健康嗎?還是僅僅關注他們的外表和對社會期待的滿足?
哲學家凱特 · 曼恩(Kate Manne)是康乃爾大學哲學系的副教授,她也是一位曾因體重問題,而深受困擾的人。在《懼胖社會》一書中,她深入地探討我們對肥胖的誤解和恐懼。她指出,肥胖的問題遠不僅是健康或體重本身,它還反映了現代社會對人們的外貌和身份的苛刻要求。社會對瘦身的推崇,導致了對肥胖者的系統性排斥和羞辱。這種現象早已超越了個人選擇,而成為一種文化壓力——強迫人們追求“標準”身材的社會規範。
事實上,自青少年起,曼恩便嘗試過運動、節食,甚至使用藥物來減重。然而,她的身體呈現的卻是反效果,極致的減重,導致她生理上或是情緒上的不穩定,但這些情況都被忽視了,甚至連她的主治醫師,也只是盲目地告訴她,關於減重的這回事,你做得很好。
這種影響,絕不止於平時的評頭論足。正如,一名哲學系的女教授,在懷孕期間,因為她的身形,在課間經常受到學生的嘲笑,甚至被集體給了最差的評鑑分數;但有趣的是,學生在事後發現了,所謂的肥胖,原來只是懷孕所致後,卻趕忙和這位教授道歉。但曼恩想問的是,如果她天生如此,那又如何?
曼恩的目的,並不是指控人們盲目地對於肥胖的恐懼,而是希望透過歷史、社會、科學三方面,來解釋人們對於肥胖的誤解。正如第三章中,她指出,在古代人們鮮有對於肥胖的體態作出批評,肥胖不並等於暴食,或是等於不自制,這種對於肥胖的“污名化”,是直至殖民時代,白人對於非洲黑人的刻板印象——將他們描述成“高大、豐滿、單純及愚蠢”。這樣,“肥胖”便成為一種文化劃分的工具,作為優越的白人與野蠻黑人的區別標誌。
即使到了現代,BMI(體重指數)等看似科學的指標,也在推動這種錯誤的體重觀念。正如,曼恩指出,BMI的指標在一九九八年突然從二十八下降為二十五,並不是基於新的科學研究,只是單純為了讓醫生及患者記住數字。在美國醫療體系中,對於肥胖的誤解尤為明顯。在某些手術中,醫生要求肥胖患者強行減重,只有達到標準BMI才能進行手術。一些醫學院甚至以運輸困難為由,拒絕接受肥胖的大體。但研究顯示,體重與手術成功率並不呈正比,甚至呈現負相關,而一些接受減重手術的病患,術後自殺率反而是手術前的兩倍。
在《懼胖社會》一書中,曼恩強調,我們對肥胖的誤解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從科學、文化或社會規範,這些誤解不只是健康的問題,還涉及到社會的價值判斷。當今,減肥文化與健康焦慮,讓人們不自覺地對肥胖者施加無形的壓力。事實上,不只肥胖者,這種壓力困擾着每一個人,在現今的多元社會中,我們應該拋開對胖瘦的狹隘標準,讓每一個人都可以解開枷鎖,勇敢地活出自我。
李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