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養的少年悲哀
——談《野孩子》
本周有兩齣國產新片上畫,分別為《只此青綠》及《野孩子》,兩片皆非主流。前者改編舞劇,格局獨特;後者取材於真實事件,關注“生而不養”的社會問題,人文關懷濃烈。
從劇場跨界到電影業的殷若昕,電影作品不多。從《再見·少年》關注原生家庭與青少年犯罪、《我的姐姐》的親情到《野孩子》,一直觀察社會現象、挖掘社會問題、關懷被忽視的群體,用電影呈現社會眾生相。
小男孩軒軒被父母遺棄,與祖父母居住,但無法感到家庭溫暖,淪為街童,認識了流浪少年馬亮後,兩人不打不相識。導演將這段“兄弟情”一直緊扣着犯罪,販賣私煙、童黨搶劫、殺人埋屍,刻劃出流浪街童與犯罪行為的直接掛勾,從而鑽入社會現實深處。片中的犯罪少年黨全被父母遺棄,並寄居於犯罪集團中過活。從家庭遺棄到少年生活,再直入社會罪惡,控訴筆觸清晰了。
影片控訴上一代父母生而不養、不負責任,但探究下去是甚麼原因,劇本沒有寫明,看起來貧窮多於感情。社會影響家庭,再形成社會罪惡,主題鮮明深刻。兩主角的感情描寫捨棄大起大落的煽情編排,弱化罪惡世界下的悲苦,保持人性,從抗拒團伙罪惡開始,因健康問題而被逼犯罪,皆拍出可信的無奈處境。然而哥哥犯罪,但讓弟弟保持純真,甚至為對方犧牲,猶如污泥中純潔,真摯動人。
到了後段,警察出現追捕,戲便失色了。這在符合內地電檢制度可以理解,不過編劇聰明,處理哥哥自願被捕,目的為了弟弟心願,沒有血緣的兄弟情便昇華了。哥哥被捕前的望海遠鏡,別出心裁,透視入獄前嚮往自由的內心,更讓人看得無奈。
本片上月在內地開畫,至今收了三億多人民幣,在現時電影市道不景下取得如此數字,比起許多娛樂片還高,也反映社會現實題材漸漸受到重視。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