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5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日多地民眾抗議日美下周軍演
(社論)美援非期票多變“空頭支票”
印尼慶祝雅萬高鐵運營一周年
日首都圈頻傳強盜案
一美國人遭菲武裝分子綁架
印廿五人飲劣質酒死亡
南瓜大賽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10月19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社論)美援非期票多變“空頭支票”

    美援非期票多變“空頭支票”

    美國白宮日前宣佈,由於要應對颶風,總統拜登推遲原計劃月中對德國和安哥拉的訪問。其中,對安哥拉的訪問,是拜登一年多前就許下的承諾,後因種種原因一直未能成行。眼下他的總統任期剩不到三個月,美國大選激戰正酣,他的訪非計劃面臨諸多變數,恐怕與美國很多“重返非洲”的承諾一樣淪為“空頭支票”。

    眾所周知,美對非洲的承諾不少,但很多淪為“空頭支票”。過去大半個世紀,隨着世界局勢演變,美國對待非洲的態度經歷了重視、忽略、再重視的過程。冷戰期間,為與蘇聯爭霸,美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開始加大對非經濟的援助。隨着蘇聯解體以及非洲國家自身發展問題,非洲在美國眼中的重要性一度下滑。到了克林頓時期,隨着非洲政治經濟影響力增強以及美國全球戰略調整,華盛頓又開始重新思考和定位對非關係,加大對非洲的資源投入,定位為“新型夥伴關係”。此後,從小布什到拜登,美多屆政府提出和頒佈了不同版本的對非政策主張或法案,試圖強化美非合作。

    縱觀美國七十多年對外援助史,援助首要目標始終是服務美國自身利益、維護美國自身安全。促進全球減貧與發展等目標始終讓位於美國戰略目標,粉飾着美國援助的真實意圖。現實主義理論之父、美國政治學家漢斯·摩根索指出,“對外援助與外交、軍事政策和宣傳一樣,都是國家的政治武器。”

    如二○二一年六月,美國帶領七國集團其他成員國提出所謂“重建更好世界”倡議,宣稱“民主國家”要加大對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援,開發所謂“高標準的”、“價值觀驅動的”基礎設施項目。在白宮發表的這份文件中,第一句話就是:“拜登總統與七國集團首腦會晤,討論與中國的戰略競爭和幫助中等及低收入國家解決巨大基礎設施需求。”由此可以看出,美國並非真心想幫助發展中國家搞建設,並非真心想努力提升發展中國家民眾福祉,它推進國際合作的言行,顯現的還是其一貫秉承的大國競爭的底層邏輯。通俗一點就是,如果中國沒有提出並真誠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美國是不是永遠都想不起來這個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還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而且這次承諾向發展中國家投資的金額,短短一年內就從原計劃的四十萬億歐元(約四十五萬億美元)變成了六千億美元,“插水”幅度堪稱驚人。

    事實證明,通過這些“空頭支票”,美國政府再怎麼吹噓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都不足以說服人心,再怎麼在政治上經濟上“畫大餅”,也忽悠不來多少擁躉。美國“重返非洲”主要着眼於增進在非洲的國家利益,尤其是通過加大對非洲的投入,遏制中國影響力的意圖十分明顯。單邊主義和冷戰思維下的對非政策工具,根本不可能給非洲發展帶來真正的好處。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