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青少音樂賽規格勝往年
日前曾與讀者分享澳門與香港特區已成為各類比賽的“集散地”,但在內地,國家文旅部對比賽管得很嚴,一般不會批准舉辦這種比賽,尤其是滿街都充斥着“世界”、“亞洲”、“維也納”等頭銜卻由民間組織,甚至只是兩、三人操辦的音樂比賽。在內地被批准和認可的,只有中國音協主辦的“金鐘獎”,目前只有鋼琴、小提琴、古箏和胡琴。正因為在內地找不着門路,很多五花百門的樂器、歌唱比賽都湧到港澳舉辦。無他,因為在“一國兩制”下,港澳特區還是一個相對自由、沒有太多規範的地方,各式各樣的比賽正是各自各精彩。
曾在此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音樂周”這個年輕音樂比賽,雖然舞台是大灣區,但實際上是覆蓋全國,包含專業及非專業學生的音樂比賽,不但有鋼琴、弦樂、管樂、打擊樂、重奏、聲樂、中樂等,還有新的協奏曲組,藉澳門回歸廿五周年,總決賽將於明年一月在澳門舉行。該比賽對參賽者的要求門檻並不高,但有三樣是獨有的:第一,比賽由政府背景的粵港澳大灣區合作促進會文化委員會主辦,其宣傳之廣無人能及;第二,主辦者公佈了《中國青年報》和中國文聯將共同為進入總決賽的選手頒發“藝術實踐認證”,這可是國家級證書;第三,今年總決賽特別邀請了來自歐美頂級音樂學院的“大咖”擔任主要評委,提高了比賽的公平性與高度。
過去兩年,總決賽的人數都在千人以上。今年在各方面改進後,相信會有更多人參與,水平也比以往提高。更有利於本地參與的是,總決賽在澳門舉行。在此也提示一下,澳門區的比賽在十一月底舉行,但網上報名截止是十月二十日。希望能看到更多澳門青少年登上大灣區舞台。
□清 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