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9版:科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日研海水二氧化碳混凝土
越南發明家自製“UFO”
系外行星大氣為何逃逸?
日突破新型熱管技術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10月1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系外行星大氣為何逃逸?

多 姿


行星大氣逃逸機制科學示意圖

    系外行星大氣為何逃逸?

    地球大氣層護佑和滋養着人類。太古時期,圍繞着太陽公轉的一些行星大氣層,可能會因為多種原因離開行星進入太空。現在,這種猛烈的大氣逃逸方式在太陽系中已不復存在,否則地球可能變得和火星一樣荒涼。然而,通過空間和地面望遠鏡觀測,天文學家發現,在一些離宿主恆星很近的系外行星上,流體逃逸一直存在,這不僅改變了行星的質量,還影響了行星的氣候和宜居環境。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研究團隊日前成功揭示系外行星大氣逃逸的機制。這一發現為理解系外行星的演化、氣候以及宜居環境提供了新的視角,對探索宇宙中其他潛在宜居星球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人員介紹,大氣逃逸是一個有趣的天文現象,它指的是大氣中的粒子因速度過快而飛離行星。在太陽系的早期,行星可能經歷了劇烈的流體動力學逃逸,這一過程對行星的演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種猛烈的逃逸方式在地球等行星中已不復存在,但通過空間和地面望遠鏡的觀測,發現流體逃逸在一些離宿主恆星很近的系外行星上一直存在。流體大氣逃逸不僅改變了行星的質量,還影響了行星的氣候和宜居環境。這時,系外行星就成寶貴的研究物件,它們就像是一個個“實驗室”,提供豐富的樣本,通過觀察這些遙遠星球的大氣逃逸情況,可以了解更多關於行星形成和演化的秘密。

    研究團隊研究發現,低質量系外行星的流體大氣逃逸可以由行星內能、恆星潮汐力做功或恆星的極端紫外輻射加熱單獨或共同驅動。在該項研究以前,研究人員需要依賴複雜的模型來判斷一顆行星上的流體逃逸,究竟是由哪種物理機制驅動得到的結論並不明確。研究團隊提出,僅使用恆星和行星的基本物理參數,比如質量、半徑和軌道距離等,就可以對低質量行星流體逃逸的機制作出分類。

    歷經多年研究,研究團隊發現,即使在沒有其他外部能量源的情況下,在那些低質量和大半徑的行星上,只要足夠的內能或者高的溫度就可以驅動大氣逃逸。隨着對系外行星大氣逃逸機制的深入研究,人類對宇宙的認知將更加深入,對尋找外星生命的可能性也將有更清晰的認識。

    多    姿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