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D08版:學生報 上一版3  
      本版標題導航
海邊的沙梨頭
神奇的舌頭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10月8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海邊的沙梨頭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梁瑋欣


舊水上街市已成回憶澳門記憶 (圖片來源:澳門記憶)


此為赫托澳門半島平面圖(Planta da peninsula de Macau,1889),在圖中澳門半島的西北岸邊,可以看見沙梨頭海邊街,可謂真正的“海邊街”。 (圖片來源:澳門記憶)


已被拆除的工人康樂館(圖片來源:澳門記憶)

    海邊的沙梨頭

    談起“沙梨頭”,大家也許會想起被稱為“新水上街市”的沙梨頭街市,或想起具有內港特色“吊腳子”風情的沙梨頭圖書館。這些聯想勾勒出沙梨頭與海的關係。本文將向大家介紹沙梨頭海邊街的變遷。

    沙梨頭早在明朝,便是有漁民居住的村落。直到海上貿易的興起,沙梨頭所處的內港肩負着澳門海運的重任,成為了當時澳門最繁華的商業區。沙梨頭的葡文名“Patane”所對應的是泰國西南部商埠北大年府之名“Pattani”,說明了舊時兩港口間的貿易來往。但事實上,沙梨頭海邊街是近代填海而得的產物。自葡人登陸澳門以來,沙梨頭原是葡人活動範圍以外的村落。直到一八六三年(清同治二年),葡人佔領沙梨頭村,進行一系列工程,肆意填海,開闢新的道路,沙梨頭海邊街正是誕生於此時。

    到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沙梨頭海邊街已成為了澳門工業發展的一個舞台。倚靠“海邊”的優勢,此街上設有二十多間造船廠,如亞洲船廠、利元棧船廠、合興船廠等。作為造船原材料的木材,通過水運來澳,並囤積於林茂塘一帶。因此,在臨近林茂塘的沙梨頭海邊街上,木材加工廠(即大木廠)亦有十餘間。此外,一些輕工業,諸如製神香、製煙、製梘、釀酒等廠家在此星羅棋佈。這時,在沙梨頭海邊街上竟有多達六十多間廠家。

    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外港碼頭的出現,取代了內港作為澳門海運樞紐的地位,而在沙梨頭海邊街上,工業的影子越漸淡化。時至如今,沙梨頭海邊街蒙上厚重的生活氣息。已被拆除的工人康樂館、樂斯戲院和水上街市,刻入街道記憶。待夜幕降臨,遊客圍繞的路邊小吃檔,亮起燈火。這些構成了街道的煙火氣。

    一百幾十年間,沙梨頭海邊街承受着變化,卻也見證着這個海邊小城的變化。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梁瑋欣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