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景觀
——數字時代的後攝影藝術展
“數據景觀——數字時代的後攝影藝術”為澳門全藝社二〇二四之年度計劃“人造風景——新媒體藝術專題展覽之一”,也是全藝社首次登陸澳門巴黎人的首場當代藝術展。該展呈現了青年藝術家官宏滔的一系列最新作品,展現了他在這個數位充斥的時代中,對於不斷演變的影像創作領域的探索。官宏滔一九九六年出生於澳門,他的藝術旅程反映了社會文化、藝術、科技進步與哲學之間的關係。
官宏滔畢業於美國麻省大學達特茅斯分校數碼媒體系,他接受了傳統至數碼攝影的訓練,其早期作品展現出捕捉當代景觀精髓的意向與敏銳的眼光。然而,他並未止步於單純記錄物質世界,而是利用攝影作為跳板,探索更廣泛的主題。他鏡頭下的城市建築、山川、水流或天空並非僅僅是“再現”,而是轉化為抽象的形式,充滿了神秘感和哲學意味,引人入勝。
對抽象和再現極限的探索促使官宏滔擁抱了數位媒體。二〇二〇年回到澳門後,他進一步拓展了創作的邊界,其作品開始反映數位領域對世界的影響,在不斷複製和操控的數字時代質疑圖像的本質,並提出“後攝影藝術”的觀念。
是次展覽於澳門金沙度假區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澳門巴黎人的購物中心舉行,其每天平均遊客數量高達四萬人。展覽橫跨六間店舖(展廳),每一間均帶有展覽“數據景觀”的特定篇章:《旅遊造神Ⅰ》、《旅遊造神Ⅱ》、《蒼蒼》、《地穴》、《天玄》和《數據景觀》。
攝影與燈光裝置作品的《旅遊造神》系列尤為引人注目,旅遊業作為澳門主要產業之一,同時也是現代人“社會制約”的一種行為,甚至許多人將旅遊視為人生意義。官宏滔巧妙地將旅遊中這種“社會制約”與傳統宗教所提供的價值觀並置,這種對比在澳門這個東西方文化碰撞和融合的地方尤為明顯。由此產生的圖像類似於荒誕、戲劇化的宗教儀式場景,突出了我們在數位時代通過旅行追求意義所固有的矛盾和諷刺。《旅遊造神》呼應了聖經中出埃及記的故事。正如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逃離埃及的奴役一樣,旅遊提供了一種當代逃離、朝聖的可能,人們在陌生的土地上尋求一種世俗的救贖。
官宏滔利用攝影作為觀察社會的工具,將旅遊的“儀式”記錄下來,彷彿它們是宗教習俗。遊客的打卡動作、精心製作的社交媒體帖文,甚至使用的設備,都成為他作品下的主題,他通過文化符碼的和影像數據的重組方法重新創造。人造LED逆光被用於營造光暈效果,將平凡的旅遊快照轉變為近乎神聖的圖像。這些光暈照亮了那些因旅遊業的壓倒性存在而失去其作為世界遺產的歷史感與靈性。相反地,它們成為自拍和社交媒體帖文的舞台背景,代表着一種獲得短暫幸福的新型儀式。
在展覽房間《旅遊造神Ⅱ》中,官宏滔把澳門最著名的兩大景點大三巴和媽閣廟以數碼後製影像的方式複製成購物中心內的大型打卡點。將宗教、歷史景點複製到消費主義空間本身就是一種視覺上的量化。它暗示了這些景點在現代社會,尤其在旅遊業中的“被複製”、“被消費”的現象。原本獨一無二的文化遺產,在這樣的語境下,彷彿變成了一種可以被隨意複製、傳播和消費的圖像。當大量遊客在這些複製景點前進行相同的打卡動作時,就會形成一種視覺上的“數據化”。 他們的行為模式被突顯,彷彿成了一種社會現象的量化呈現,引發觀者對旅遊文化、消費主義和社會行為模式的反思。
“數據景觀”不僅僅是對當下數字時代的呈現,更像是一種對未來景觀的預言。隨着科技的不斷發展,數據將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着我們的感知、思維和行為方式。官宏滔的作品,或許是在警示我們,要對數據洪流保持警惕,同時也要思考如何在新時代的語境下,重塑人與自然、人與世界,以及人與數據的關係。
策展人:郭恬熙
數據景觀——數字時代的後攝影藝術展
展覽地點:澳門巴黎人購物中心三樓353b號舖
展覽日期:至十月七日
開放時間:中午十二時至晚上七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