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0版:體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阿仙奴兩球取“聖”
太極拳老少咸宜
巴塞五蛋贈年青人
利華古遜一球得“米”
雀聯乒球隊赴深圳交流
王楚欽爆冷卅二強出局
“擺攤賣武”成永不回來的記憶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10月3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擺攤賣武”成永不回來的記憶

梁洪波

    “擺攤賣武”成永不回來的記憶

    一張拍攝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三盞燈賣武售藥的相片,記錄了當時以表演武藝和售賣跌打藥謀生的武林人士,在澳門街頭“擺攤賣武”的情境,令我腦海浮現民國初年,武林高手手在澳門行走江湖的畫面。

    民國初年,過往只有個別習武者私下傳授武藝,隨着擁有“醫武同源”背景的本地和外來武師,先後在澳門開設醫館,行醫的同時招收徒弟傳授武藝。有數位外來武師在閒時仍習慣到處“擺攤賣武”,推銷跌打藥膏、藥酒,以此謀生和廣結江湖朋友,成為當時一些武師行走江湖的傳統。

    洪拳高手文世英在民國初年來到澳門開設醫館後,因為過往曾在南洋經常隨師傅到處“擺攤賣武”,所以來到澳門仍保留這一習慣,每年秋後都會出外到處遊歷,“擺攤賣武”和以武會友。

    另一位在澳門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武師,是來自山東的太極螳螂高手趙竹溪,在家鄉原在鏢局任職鏢師,年輕時已常年行走江湖。初到澳門為謀生計,曾帶徒弟姜密齡在街頭“擺攤賣武”。

    當年司打口、康公廟、蓮溪廟、紅街市及三盞燈,曾是武林高手行走江湖“擺攤賣武”的地方。時至今天,行醫需要具有專業資格才能執業,可以“行醫授武”的武林高手已為數不多。隨着社會發展和謀生方式改變,“擺攤賣武”已成為澳門街頭和武林永不回來的記憶。

    梁洪波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