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20版:視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當榮耀歸於經濟學人
黎巴嫩會否成為另一個加沙?
“霸道恩主”抑或“卑微粉絲”?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9月30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霸道恩主”抑或“卑微粉絲”?

蕭家怡




呂爵安認追林明禎後,引起一眾“爵屎”不滿 ,揚言要“脫粉”。

    “霸道恩主”抑或“卑微粉絲”?

    ——社媒年代的粉絲群像

    稍有留意香港娛樂新聞的朋友,相信都對組合Mirror成員呂爵安(Edan)與女藝人林明禎傳緋聞一事有一定程度了解。然而,與一般緋聞相比,這則新聞牽涉的人更多、討論熱度也更高——是的,我說的是一眾粉絲,或曰“爵屎”(呂爵安粉絲專有名字),在這次風波中的角色。雖然角色如此關鍵,網上有關討論,卻往往只是一句“霸道”、“專制”、“癲”就帶過,將所有粉絲約化成一個整體、將“脫粉”歸納為“由愛生恨”的情緒反應。

    其實,這群體只是在同一時間維度裏、因着對同一明星的愛護所聚合而成,撇開“爵屎”這名號,各人其實是一個個獨立個體。這份獨立性或許就解釋到何以同是“脫粉”,感受卻是如此的截然不同:

    “佢係fans一手一腳捧出嚟,可以話係冇fans就冇而家嘅成就,唔拍拖可算是為粉絲服務,大佬我畀咗幾多錢落你度,偶像拍拖絕對係唔專業。”

    “其後fans club又再爆煲,你衝出嚟講會處理,過左半年,都係無回應,每一次盲目支持你,盲目相信你,到咗今次我做唔到了,或者我真係一個咁卑微嘅‘粉絲’, 卑微到而家仲要畀人話我假爵屎,希望你記得你生日收到嘅士多啤梨花,希望你記得見面祭同你講你救返佢嗰個女仔,多謝你四年嘅陪伴,呂爵安。”

    以上兩段文字均擷取於社交平台Threads,流露的情緒、自我定位的形式卻大相逕庭,這正好說明了所謂的“粉絲群體”並不是鐵板一塊。若想進一步了解這群體的行為和想法,我認為必須將其放置於指定的歷史脈絡當中去思考,而確切來說,就是將社交媒體賦予受眾能動性、疫情期間的隔離感這兩個重要背景因素納入考慮。故我將循“參與式文化”與“百貨應百客”這兩個角度出發,追溯這群“爵屎”的誕生背景,試圖還原這群體的紛繁面貌,以及這群像會被約化的原因。在這過程當中,粉絲群體的行為本身有否符合大眾期望並不在討論之列,我所關注的僅是媒體在此過程中的角色。

    “一手一腳捧紅”

    粉絲群體之所以會有“我一手一腳捧起你”這種心態,可謂是社交媒體“參與式文化”的完美體現。“參與式文化”此一概念,由美國傳播學家Henry Jenkins於一九九二年提出。它改變了用戶以往作為被動消費者、接收者的角色局限,讓人人都能借助互聯網,參與到內容創作的過程中,成為集生產者與消費者於一身的“產消者”。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各產消者之間會存在某種非正規的師徒關係:有經驗的參與者會傳遞知識予新手,從而產生一種聯繫與感情;而各成員亦會透過參與、貢獻己力而覺察自己的重要性。

    正是這種人人皆是創作者的模式,令社交媒體年代的粉絲不再局限於往日的受眾角色,不再只是等待娛樂公司發放藝人或明星的日程,然後在指定地點呆等;更能在若干程度上反客為主,為自己支持的偶像籌劃各種各樣的應援活動,小至製作燈牌、手幅等應援物品,大至刊登廣告、舉行活動等,一應俱全。所以,今時今日的粉絲“追星”,並不單純是乖乖在明星身後追隨,反而更像是站在一個近距離的位置,以自己能負擔的形式,參與到“造星”的過程中,“一手一腳”的想法,由是而生。

    Edan的粉絲也不例外。這群“爵屎”除了在網絡世界為其偶像造勢,積極到媒體報道的帖文留言支持外,也曾舉辦不少線下活動,如展覽、巡遊應援車等,付出時間、心血和金錢。以上種種行動也深獲Edan認可,是以過去日子裏,他不只一次公開向自己的粉絲致謝,相信亦是因為Edan的道謝,令這些粉絲更確信自己在他建立名聲過程中的功勞,“一手一腳捧紅”的想法就更是根深柢固。

    疫情期間的雙重隔離

    縱使不少粉絲都有在“造星”這事上付出己力,但又是否代表每人都認同“一手一腳捧紅”這想法?顯然不是,而這一點,亦是我認為是次風波中最值得關注的部分。

    Edan由二○一八年參與選秀節目《全民造星》至今,一直在歌影視等範疇有不同的作品,也以不同的形象出現,就如精通鋼琴的“音樂才子”、參與綜藝節目時的搞笑一面,又或是承接電視劇《大叔的愛》中“阿田”的吸引力等。換言之,他在過去六年多的時間,一直有不同的渠道去吸納粉絲,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反過來推論,這群“爵屎”雖然同為他的粉絲,被這位偶像吸引的原因會否完全一樣?若然答案為否定,那麼,這一個個的獨立個體因何聚合,同時迸發出驚人的行動力?我認為,除了上述提及的社交媒體助力外,三年疫情所造就出的“隔離”或許也是重要原因。疫情期間,民眾的出行自由因着公共衛生的緣故而被中止,這令熱愛旅遊的香港人不得已困身在香港,同時,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又被不同的防疫措施而大大限制,故在空間、人際關係的雙重隔離下,追星(或曰“造星”)就成了不少人願意投入大量心力和時間的活動。於是,背景不一、興趣不同的各路人馬就在這期間,順着不同的因緣而成為“鏡粉”或具體一位成員的粉絲;及後再以統一的粉絲團體名號去做着各類應援工作,令人錯覺粉絲群體為一個同質性極高的整體,實情卻並非如此。

    各說各話

    問題來了。若然“爵屎”的成分如此複雜多樣,那些一面倒的“專制”、“癲”評價又從何而來?我認為,這其實是資訊碎片化的後果。Mirror走紅、吸引了大批粉絲是事實,但社會上存在不喜歡,甚至討厭Mirror成員,也是事實。同時,當是次“脫粉”風波發生,不同持份者均會站在其位置去發言,有人會抱着“造王者”心態去批評Edan不專業;有人會因為其屢次失信而心淡離開;但亦有人留言支持,表達自己願與偶像風雨同舟的想法。然而,社交平台的演算法卻往往令大家走進“迴音室”,不斷重複看到自己想看的內容、聽到自己想聽的“真相”,加上新聞媒體在報道事件時,往往有其角度和立場,也會在收視、銷量的考慮下,選取當中最能搶眼球的片段,加以渲染。在多重因素影響之下,本來眾聲喧嘩的複合事件,也會被約化成單聲道的唯一版本。

    其實,這次的Edan“脫粉”風波不會是孤例——只要繼續有粉絲群體參與,各類因意見相左而衍生的問題一定會再次出現。但它卻是一個很好的警號,提醒生活在社交媒體年代的我們在面對資訊時,必須反覆推敲、多方查證,切忌對任何資訊來源投以百分百信任;因為稍一不慎,我們就會在資訊汪洋中迷失,甚至被利用而不自知。

    蕭家怡(文化評論人)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