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管預繳保障消費者
連鎖健身美容集團舒適堡暫時結業事件影響擴大,除了受影響的七百名員工外,截至十六日,消委會共接獲四千二百宗投訴,涉款一點四億,而且數字持續擴大。據資料顯示,今次事件,投訴數字僅次於多年前的“雷曼事件”,涉款金額更是高居首位,若最終不能圓滿解決,不少人將蒙受重大損失。
事件驚動特首,成立跨部門小組跟進,並指示商經局就加速落實預繳合約的冷靜期展開研究,可見當局非常重視。各方期待能有最好的方法圓滿解決事件,以保障僱員及顧客的權益。
今次事件影響大,在於預繳人數眾多。據當局調查,舒適堡在公佈暫時結業前仍大幅推銷其預繳優惠,明顯是有預謀。雖然舒適堡表示已與新經營者達成合作,舒適堡灣仔分店亦以新品牌重新開門營業,並聲稱會延續客戶的合約。然而要求會員簽署的同意書卻條文不清晰,會員未必可以獲取與之前一樣的服務,甚至可能需要加錢轉用其他器械或儀器。
預繳消費現時普遍存在,目的以優惠價錢引客。然而突然結業令消費者蒙受損失的個案時有發生。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除了消費者審慎考慮,當局亦應審視情況,立法規定預繳式消費須設立冷靜期,為銷售套票、會籍年期等設限,列明取消交易的條件等,以保障消費者。
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