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8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課餘拾筆)夏令營效應
鵲橋仙 · 桂花
秋中抒懷
(西窗小語)阿倫好多拍戲機會是女人給的
(一格藍山)要去哪?
(第四人稱)認床
(拾光者記)毫不費力的背後
(夢寐園)旅行戒斷反應
(幸福魔法)沒有人需要聽到打擊人心的話
(隨筆)一起來看流星“雨”
(筆雯集)壽 說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9月18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課餘拾筆)夏令營效應

童 桐

夏令營效應

    於我而言,人際關係可以簡單分成三種類型:能交心的知己,偶爾約飯的普通朋友,以及認識的人。我向來朋友不多,準確來說是普通朋友很少,身邊的人要麼是多年摯友,要麼只是點頭之交。當人的生活圈和交際圈已經相對固定,就沒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與陌生人建立友誼,畢竟從陌生到熟悉,再到成為朋友,這個過程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

    然而,在最近一年,我的朋友圈裡新增了一群特殊的人,她們不屬於我之前提到的類型。她們是我在奧地利暑校、德國交換學期中認識的朋友。或許,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和相知,總是需要那麼一點緣份和契機。

    “夏令營效應”是由美國演員謝西艾辛堡提出的一個概念,用來描述那些短暫而熾熱,但最終會結束的親密關係。我想,這個概念也適用於我和她們之間的關係。我們來自世界各地,背景各異,卻在一個陌生的城市相遇,朝夕相處,建立了強烈而短暫的情感連接。我們都知道這是一段“有期限”的關係,一旦時間到,我們就會回到各自的生活軌道。也正因為明白未來不再會有太多交集,我們更願意、也更坦誠地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受。

    從德國回來後,我依然和她們保持聯繫。今年上半年,因為各種原因,我們聚首在北京,周末時會找時間見面。每次見面都像一次短暫的逃離,讓我暫時脫離現實生活,回到那個遙遠的烏托邦,重返那段無憂無慮的時光。

    實際上,我中學時期就參加過各式各樣的夏令營。當時,我們如膠似漆,離別時難捨難分,信誓旦旦地說要保持聯繫。但是,隨着大家回到各自的生活,群聊的消息越來越少,最終穩穩地躺在通訊錄的底部。現在回想起那些面孔,也已經變得模糊不清。或許是因為當時年紀還小,沒有意識到友誼是需要經營的,不刻意維繫的感情終會隨風而散。

    坦白地說,我也不清楚這段關係能持續多久。隨着有人繼續升學,有人選擇步入職場,彼此生活的道路開始分岔。但無論如何,那些我們共同經歷的時光,那些真誠而熱烈的瞬間,將銘刻在我的記憶之中。

    童    桐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