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不讓”
仁,這個詞很抽象,不但觸摸不到,而且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它是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觀念,應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愛。孔子以之作為最高的道德標準。《禮記 · 中庸》謂:“仁者人也,親親為人。”《論語 · 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莊子 · 天地》:“愛人利物之謂仁。”韓愈《原道》:“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論語 · 泰伯》:“
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這是說:“
君能厚於親屬,不遺忘其故舊,行之美者,則民皆化之,起為仁厚之行,不偷薄。”《孟子 · 告子上》:“惻隱之心,仁也。”其實人皆有惻隱之心,不過近年有人利用人們惻隱之心進行勒索、敲詐,把惻隱之心嚇怕,社會頓成冷酷,見死不救,各家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好了,如今凡是有關仁的事物,就只有讓開,是為“當仁而讓”。
《論語 · 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朱熹謂:“當仁,以仁為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
同人唔同命,同遮唔同柄。仁、人兩字音同。因此“當仁不讓”竟可變成“當人不讓”,於今社會已見怪不怪。馬路如虎口這句話已成共識,為了行人安全,很多路口都劃上“斑馬線”,以保行人安全。車輛無論大小,斑馬線前一概慢駛停下,看準沒有行人始繼續開行。可是於今所見,每是分秒必爭,“當人不讓”。如此新聞不再是新聞。不過“私家車斑馬線撞飛女途人”是八月三十一日的見報消息,不可謂不新。而女途人重傷,一度意識模糊,送院搶救。
欲速則不達,時間誠可貴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人命關天。仁、人同音,當仁不讓,美事也;而“當人不讓”,實非所宜。奉勸所有駕駛者應以為戒,善哉!善哉!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