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3版:澳門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嘆盡北區貼地美食(上)
寶島建築行(四)
精心策劃大堂前地
婆仔屋
天橋老化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9月1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嘆盡北區貼地美食(上)

悅 言


李家菜出品有特色


台山豬骨煲美食色香 味美


石獅美食令人食指大動


康哥腸粉零舍唔同


盛記白粥聞名遠近


開平佬真誠奉客


新益美食有創意


雄興軒有街坊味

    嘆盡北區貼地美食(上)

    來到澳門,眼球總會不由自主地被燦爛奪目的度假村時尚建築吸引,若要感受庶民風情的日常,品味地道的社區生活,不妨到北區四處走走,這裡隱藏着許多傳統又美味的平民美食。不如就跟着特區政府推出的“特色店計劃”地圖,來一次北區美食巡禮吧!

    綿滑粥底民生鑊氣

    北區,常指黑沙環、祐漢、筷子基、台山、關閘一帶,這一區是平民百姓的聚居地,食肆也盡是地道的平民風。而講到平民美食,絕對少不了白粥。關閘和台山一帶就有無人不知曉的白粥——“盛記白粥”。千萬別以為白粥簡單易做,其實一碗如豆漿般綿滑的白粥來之不易,心機、火候最關鍵,加上一碟用料扎實的蘿蔔糕,確實溫暖了不少街坊的心。

    除了白粥,早餐和宵夜都喜歡食粥的廣東人,心裡面還藏着五花八門的粥品。一碗靚粥,加上一碟熱辣辣的炒粉麵,就是漫漫長夜最好的慰藉。關閘“容記粥粉麵”用綿滑白粥底,加入其他海鮮食材,熬製水蟹粥、魚茸粥,鮮香味美。隱匿中街巷里、黑沙環的“一哥美食”入夜之後客人絡繹不絕,忙着煮生滾粥、拉布拉腸的師傅忙得熱火朝天,捧着水蟹粥、叉燒腸粉、豉椒炒蜆的夥計叫讓着“上菜”,成為該店的獨特風景,是澳門人必食的宵夜美食。早餐就可以搵同區的“康哥腸粉”,自家製的各款腸粉在澳門有穩定的捧場客。

    入夜至凌晨都高朋滿座的,還有大牌檔式的民生食店,各式鑊氣小炒、火鍋,絕對是宵夜的不二之選。黑沙環區有不少充滿煙火氣與人情味的食店,建華樓下的“有骨氣火鍋”,已成為當地居民的熱鬧聚點和美食天堂。每到夜晚,店內總是人潮湧動,顧客們圍坐在熱氣騰騰的冬陰功海鮮骨煲前,享受新鮮食材和獨特湯底的美味。不要忘了觀音堂街的“新益美食”,以食材組合不拘一格、起名天馬行空為最大特色,新益咖喱雞包、特色釀鴛鴦豬扒、澳門骨煲一族、牛氣衝天,以美味征服了無數老饕。

    花雕雞煲滷水大腸

    白手興家的“台山豬骨煲美食”,湯底濃厚的胡椒豬肚煲、微辣花雕雞煲,是其金字招牌,再配多碟爽口的豉椒炒蟶子王、椒鹽瀨尿蝦、椒鹽粟米,最適合三五知己暢聚。

    祐漢區也是美食聚居地,“走鬼檔”起家的“石獅美食”在澳門美食界屹立多年,秘製的糯米酒魚頭雞是澳門獨一無二的風味,而肥美的白灼螄蚶則幾乎是每台客人的必選項,不可不嘗。“金運美食”作為民生飯館,滷水大腸和紅燒乳鴿是街坊必點之選,前者滷得入味,肥香不膩口,後者皮脆肉嫩,是手藝的體現。行多兩步來到黑沙環的“開平佬”,大廚潛心研究碌鵝和燒雞兩道特色菜,是其真誠奉獻的得意之作。

    必須推薦的還有“李家菜”和南粵批發市場內的第一批食店“南粵成記美食”。“李家菜”本店位於十月初五街,連同位於北區筷子基的分店,其已連續數年登上米芝蓮指南街頭小吃。“成記”曾被客人評價為“不願意打五星推薦,怕太多人知道後會降低品質”,可見大家對其的喜愛程度。在食材的挑選方面,老闆精心保持食材的品質及原味,這也是至今仍有眾多回頭客的原因。

    草根啡檔青茂三記

    每一個城市初期的發展,都是以密集的人力勞動生產為主,因此適合草根階層的飲食特別受歡迎,當時有許多街邊咖啡檔,用木箱做枱,用木箱板釘成櫈仔,用風爐炭火煲咖啡和烘焙多士、豬仔包,風味獨特無比。最出名的是今天人流如鯽的青茂口岸附近,昔日曾是木屋林立的區域,灶記、劉記、根記就是這一帶最出名的路邊茶記,後來木屋區清拆,幸而數年後它們搬入地舖,才得以令美味復原。

    搬入青洲社屋地舖的“劉記”,繼續用親民的價錢、穩定的出品吸引食客,想試下豬扒菠蘿包、秘製咖喱辣醬撈麵,就要一嘗劉記手藝。而創辦自一九五五年的“青洲灶記”,則搬到筷子基繼續營業,讓大家可以再嘗自家製的鮮茄牛尾通、大人細路最愛的瑞士雞翼炒公仔麵等,繼續感受最真摯的美味。

    每逢夏天來臨,天氣又熱又悶,令人食慾不振之際,快靚正的粉麵就最深得食客歡心,北區多間經典店舖的粉麵出品,因為價廉物美而深受居民歡迎。黑沙環保利達的老字號“疊記”,以傳統的咖喱牛腩薯仔馳名,來一碟辛辣與香甜兼備的咖喱,配上彈牙銀絲麵,幾乎是食客指定動作。來到望廈的“蔡冬記美食”,大可從一碗濃湯杞子雞湯米粉,享用滋補健康的好美味。

    老店滋味街坊必點

    祐漢的“新金樂麵家”和“百樂門粉麵店”,皆是擁有幾十年歷史的老店。前者堅守着食物的本真滋味,將半天時間熬進一煲牛骨湯裡,為一碗好麵打好基底。後者粉麵款式眾多,特製軟糯入味的鳳爪雞翼、外酥裡嫩的鷄扒豬扒,與粗麵、油麵堪稱完美結合。

    筷子基的“老記”,菜單上的炸雲吞、雲吞蝦子撈麵、薑蔥魚雲煲,盡是昔日嶺南風味。“雄興軒”有大家最愛的“鮮雞湯瀨粉”與“鮮甜白蜆米”,是補血強身的佳品,完美搭配米飯,讓人得到一口接一口的滿足感。擁有多家分店的“武二廣潮福粉麵食館”,其中一間便坐落筷子基,以鮮美豬骨湯搭配米線、河粉,配合各種手打肉丸,口感彈牙味覺層次豐富,成為周邊街坊和市民必點美食。

    作為澳門最具民生氣息、最有市井煙火氣的區分,北區還有許多承載澳門傳統文化的特色餐廳、寶藏小店等待着被往來食客發掘。不妨循着大眾探尋“特色店”的腳步,帶着嘗鮮的味蕾,走進這區的街頭巷尾,將暗藏在城市深處的美食密碼一一發掘。

    文:悅  言

    (圖片摘自經科局網頁)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