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由減糖開始
市面流行不同口味飲品,當中不乏預先包裝或即叫即做者,共通點是保質期一般較短,無須加熱飲用。當局近期抽檢一百個本地生產且保質期短的飲料,安全及營養成份基本達標,惟發現高糖飲料中,部分超出世衛建議每日糖份攝取量。
本澳面向國際,食物來自世界各地。隨着全球日趨一體化,其他國家或地區受歡迎的食物、飲品陸續引入本澳市場。早在二十年前,台灣珍珠奶茶等飲品傳入本澳後,風行一時,有關店舖成行成市。後來一般茶餐廳、咖啡店和快餐店供應各式各樣地道飲品,加入“戰團”,爭奪市場。
市售飲料中,很多是自產自銷。其中標榜口感醇香絲滑、香甜四溢的樽仔奶茶咖啡,又或蔗汁、雞骨草、酸梅湯等看似相對“健康”的產品,林林總總,因飮用方便,受消費者青睞。這類飮品雖方便,但食用保質期較短;不少成品是以螺旋蓋膠樽盛載,當飲用時,唾液上的金黃葡萄球菌碰到瓶口後,會使有害細菌進入飲品內;細菌數量會隨時間增長、口部接觸瓶口次數頻繁而增加。加上近期高溫天氣下,有利細菌滋生,飲料若不妥善保存,數小時後就會變壞,有可能引發食物中毒。當局應加強巡查及監督出售相關飲料場所,發現問題產品必須要求即時下架。大眾購買或飲用相關飲品前,可先從外觀判斷飲品狀況,若發現如顏色異常、不明沉澱或有異味,應停止飲用。
當局昨公佈“澳門生產短保質期飲料專項食品研究調查”結果,值得注意的是,一百個在本地生產的樣本中,四分一屬高糖飲料,當中有四個超出世衛建議每日糖份攝取量。糖份雖是人體必需能量之一,但過量攝取會增加患上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風險。含糖飲料非但不能解渴,反而越飮越渴,長此下去會“糖上癮”,造成連串情緒反應。對於含糖尤其是高糖飲料,應適可而止。
要提升澳人健康水平,飲食是重要一環。業界固然要順應健康潮流,消費者除了要留意食飮品的保質情況,亦應留意其成份標纖,或許就由揀低糖飲料開始,健康生活每一天。
夏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