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可以幫到孩子嗎?
比較文化經常充斥在我們的生活、家庭和親友聚會當中,原本普通不過的交談,話題總容易變成比較大家的孩子,好像孩子的個性、高矮、食量、外表、成績等各種內容都可以成為親友間比較的話題。孩子首次入學註冊時,有些家長會比較錄取學校的數量,以顯示孩子的實力;在學校辦理註冊階段,有些家長會比較哪些學校最快滿額,從而判斷孩子所入讀的學校是否較受歡迎;到孩子正式入學後,家長又會比較孩子參加的興趣班、學習成績以及排名等等。家長要在這種比較文化之下逆向操作,似乎困難重重。
以下是一位母親和她的女兒,以及女兒朋友小花(化名)共進午餐時的對話。母親說:“一直以來,小花在學習上都很優秀,小花的媽媽很用心栽培她,每年花在小花身上的學習費用差不多三十萬元,小花也不辜負她媽媽的期望,每科也取得優異成績。”女兒回應:“我也有參加兩項興趣班。”母親再說:“你能跟小花比嗎?”
雖然母親本意不是為了比較,但卻產生了比較的效果。母親稱讚小花優秀,真心肯定小花的學習成就,強調對方的家長投放大量資源,小花也用優異的成績作出回報。代入女兒的角度,聽到母親所說的話,會覺得自己比不上小花,心情必定很差。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孩子的價值不需要透過比較來體現,換位思考,家長也不希望孩子拿自己和別的家長比較。當然,母親可能想女兒向小花學習,期望激勵女兒進步。然而,母親對小花的讚美,也許是破壞小花和女兒友誼的開端。當女兒意識到她和小花一起時,自己經常是被數落的一方,別說是激勵女兒向小花學習,女兒更可能會疏遠小花。
筆者曾經看過一份調查報告:“孩子最討厭聽到家長拿自己與別人比較的說話,因為那些說話通常是數落自己比不上別人。”家長不妨回想一下當自己被別人比較時,是真心欣賞別人的優點並向對方學習,還是覺得自己不如他人,甚至感到受傷?
經驗告訴我們,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被比較,而且比較通常會對人造成傷害。無論是比贏還是比輸的一方,內心也不好受。而這樣的比較文化,正在不自覺地向孩子灌輸“只要贏過別人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那麼,孩子就會有比不完的目標,日後就更難感到滿足。這樣,孩子日後的生活真的會開心嗎?如果家長不喜歡被比較,請勿把自己不喜歡被對待的方式投放在孩子身上。
每當班上派發測驗卷,老師宣佈最高分或高於指定分數的名單時,學生的心情又是怎樣?可能是期待自己的名字被宣讀,也可能因為自己的名字未被讀出而感到失落,又或者已經習慣名單上沒有自己的名字。無可否認,宣讀高分名單是對學生努力學習給予肯定,有些人認為“比較”能激勵孩子努力向上,孩子會為了超越別人而努力。然而,當看到同齡人的優異表現,孩子是嚮往並為此發奮上進,還是發現自己的不足而影響鬥志?另一方面,孩子努力的動機究竟是為了自我實現、得到師長的肯定,還是不想讓師長失望?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
每個孩子在學習上的處境、程度、困難各有不同,追趕別人的進度或超越別人,雖然可以成為孩子的目標和動力,但家長必須關注孩子會否過於着重勝負。
與此同時,家長亦可檢視自己,當看到其他孩子成績更好時,會否出現羨慕、嫉妒、失落等情緒?如有,請盡量讓自己平伏心情,避免使用比較的方式說話。成績和排名只是其中一項標準,家長也不要忽視孩子認真、負責地應對學業、自主溫習、檢視不足並改進等其他地方的努力。
以三歲的孩子吃飯為例,家長告訴孩子別人吃飯很快,效果遠不及家長告訴孩子:“我剛才見到你自己吃了兩口飯,原來你能夠自己吃飯。”家長以正向的視野捕捉孩子的成長和改變,用言語告訴孩子,即使在學習上的表現不是最優秀,但有在努力前進,給予鼓勵協助孩子對學習保持熱情和自信。
黃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