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感知北京底色
看一輛絳紅復古車輛叮叮噹噹地滑到跟前,登車後映入眼簾的是深紅色鋥亮木質地板和木紋吊環,來自台中的陳維庭感覺自己“穿越”回二十世紀。
坐鐺鐺車走中軸線
她找到一個位置坐下。車外人群好奇地觀察着車子,有人上前詢問公交協調員,“走中軸線的鐺鐺車還有嗎?”
“這一段景點比較密集,請大家跟上我的節奏。”隨着鐺鐺車起步,站在車廂前部的工作人員介紹道,“左邊灰色的建築是正陽門,右邊是由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改建而成的中國鐵道博物館……”車上,人們隨着工作人員的指示“左顧右盼”,不時驚嘆,低聲交談。作為由全國台聯主辦的二○二四北京歷史文化交流研學活動的成員,陳維庭等二十餘位台灣青年於廿三日至廿八日在北京參訪,其中包括滿含歷史韵味的中軸線行程。
這是陳維庭第一次來北京。行前,她得知中軸線申遺成功,瀏覽視頻、博客、書籍,也聽了很多播客。但“紙上得來終覺淺”,建築、廟宇、碑刻、古獅、園林……當各類古建築以真面目出現在眼前,作為台灣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建築與都市設計博士生研究員,陳維庭仍感覺“備受震撼”。
“車上的各位都是台胞?”下車前,工作人員還得知這一行有不少“首來族”,專門推薦了各色北京美食,並指向不遠處的煙袋斜街,“這條街特有北京味兒,你們一定要去逛逛、嚐嚐!”
漫步鼓樓,槐樹遮陰,穿着旗裝的女孩在紅牆下拍照;滷煮火燒、門釘肉餅、涮肉等本地美食,以及各類新式飲品、糕點、文創產品,讓人目不暇接,街上時有攤販的吆喝聲。研學青年你推我我推你,猶豫着是否勇敢“挑戰”極具本地特色的豆汁冰激淩。
展現中華文化傳統
台灣輔仁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的張振強曾在讀小學的年紀來過北京,這一次來和年少時的感受全然不同。他說,不僅了解到了古代的都城秩序,更體會到了北京的現代文化。
張振強提到,他想要向更多台灣的家人和朋友介紹中軸線所展現的中華民族文化傳統。“雖然在歷史書上學到過北京的遺跡,但只有親自到訪、體驗,才知道自己是‘有源之水’”。(北京廿五日電)
中新社記者 李百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