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5版:閱讀時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澳門街頭 藝術滿塗
從《學神》看當代教育的不平等
行為背後有因必有果
《樹枝怪》
《阿比忘了什麼?》
《我的眼淚果醬》
地球上消失的動物知多少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8月25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澳門街頭 藝術滿塗

亞 詩


《澳門街頭藝術指南》 作 者:Filipa Simões 出 版 社:CURB建築與城市規劃中心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

    澳門街頭  藝術滿塗

    今年八月,英國著名又神秘的街頭塗鴉藝術家Banksy,一連九天在倫敦的街頭創作了九件動物主題的作品。這些塗鴉(Graffiti)以其一貫的黑色剪影風格呈現,再度為街頭藝術界掀起熱話,引起多方熱烈討論及各種解讀。

    街頭藝術這個詞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早期的塗鴉蓬勃期間開始廣為人知。有別於傳統的藝術場所(如美術館、畫廊),這種創作並呈現於公共場域的視覺藝術,通常是在未經批准的狀態下創作,因此有時可謂遊走於“破壞與創造”的界線之間,那些選擇了以街道作為“畫廊”的藝術家往往偏好直接與公眾交流,而不受限於正規藝術界的限制。

    近年澳門有意打造成“演藝之都”,文化政策也相對鼓勵街頭藝術的發展。行走於這座世界文化遺產之城,除了那些富有歷史價值的建築文物外,也不難發現一些公共設施(如電箱、垃圾站),或一些私人物業(如住宅、商店、酒店)的外牆,塗滿色彩斑斕的塗鴉作品。這種充滿創造力與生命力的藝術形式,在澳門的老街道上展現出另一番活力和魅力。

    《澳門街頭藝術指南》由本地非營利機構CURB(建築與城市規劃中心)出版,該機構旨在促進建築、城市規劃和城市文化知識的研究、教育、生產和傳播,並由自二〇〇四年起便在澳門生活和工作的Filipa Simões所編著,她畢業於里斯本大學美術學院傳播設計專業,目前任教於澳門聖約瑟大學設計系。這本英中雙語的《澳門街頭藝術指南》,可能是第一本對澳門街頭藝術進行整理編纂的作品集,大篇幅呈現作品圖的同時,系統化地標示出相應街頭藝術家的名字、所來自的國家或地區、創作年份及作品地址。

    這本指南將澳門半島劃分成四個區域。說司打口區是本地街頭藝術的基地一點也不為過,書中共五十六幅作品中,此區佔了三分一,共十九幅。於媽閣和下環,街頭藝術遍佈在內港的狹窄小巷和工業區中。北區的作品主要集中在望廈一帶,中區則較分散,在氹仔、舊城區一帶的街頭藝術更是隨處可見。而路環的市區街道上亦佈滿了藝術作品。各顯迷人風貌。

    說到澳門的街頭藝術,不得不提一個活動品牌“響朵國際街頭藝術節”,這個以塗鴉、街舞等街頭元素為主題的藝術節,已在澳門舉辦了數屆,每屆都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街頭藝術家進行現場塗鴉創作。去年曾參加一個藝術普及計劃《文化講堂》所舉辦的一場導賞“油牆假期”,參與者跟隨講者(Outloud響朵成員)的步伐,以司打口為中心,認識沿途塗鴉作品。當時注意到藝舍酒店後巷的一幅大型肖像作品,它由葡國街頭藝術家VHILS所創作,有別於一般常見的噴漆手法,該作品以刻鑿方式,呈現一幅富有粗糙感的男人肖像,記得那次導賞的交談中,得知那是為了紀念該酒店主的父親。另一幅由泰國街頭藝術家ALEX FACE創作於司打口安仿西巷的作品,也特別留有印象,牆上那可愛三眼兔娃雙手合十的動作,寓意對社區的一份保佑,該幅作品正是創作於二〇一七年“天鴿”襲澳之後。在翻閱這本作品圖集時,便不禁想,若能適量加插一些創作背後故事的文字敘述,這本小書將更為豐富動人。

    誠然,這本指南仍頗值得街頭藝術文化愛好者收藏。畢竟街頭藝術的特質之一是瞬息萬變,它們可能隨時會被改變或突然消失,新的作品可能亦隨之出現。作者在序言中表示,這不只是一本相片集,而一本邀請讀者一起漫遊這座城市,發現其隱藏寶藏的指南。

    亞    詩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