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養海鮮
沙漠養海鮮?非天方夜譚。內地媒體近日報道,在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新疆巴州且末縣,珍珠蚌、金鯧魚、石斑魚等多種海鮮在沙漠魚塘飼養成功。該基地的首批海鮮預計年底上市,銷往全國各地。
新疆有大片荒蕪的鹽鹼地,如何變廢為寶?近年各方不斷探討。鹽鹼地,顧名思義,就是土壤中鹽分和鹼性物質過多。因鹽鹼含量過大,除了極少數的耐鹽植物能生長外,鹽鹼地基本“寸草不生”。
從地理變遷的角度看,新疆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鹽鹼地的水質與海水十分接近。不過,鹽鹼水雖然也鹹,但畢竟不是海水,在鹽鹼含量、離子成份等方面有差異。為此,養殖專家先測量出鹽鹼地養殖池的鹹度和鹼度,再以海水礦物質比例為參照,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模擬出海水生態環境。
沙漠溫差極端,為使魚塘水溫保持在魚類健康生長的二十至三十攝氏度之間,養殖場採用溫棚及全生態智能恆溫循環系統。有了智能技術加持,養殖基地實現了零抗生素、零排放、零污染,魚塘日常只需要兩人就可以輕鬆管理。
新疆約三分之一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鹽鹼化,沙漠養海鮮成功,是對傳統養殖方式的革新,更是對沙漠環境的巧妙利用,有助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一舉多得。
雨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