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7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青年志願者赴榕江山村送暖
魯領導訪中總促中醫藥合作
商僱總祝會慶青委會就職
中聯辦訪蚶江同鄉會交流
團體探討博彩積分引社區
善明會組團考察東莞科創
菜農康年之家茶會祝卅載
環保祭祀護環境
新青協探討會展業前景
三團體推財務會計系列培訓
工聯北綜提升義工專業能力
心理健康家長講座報名
善牧會夫婦活動報名
市販會嘉奬優秀學子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8月17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環保祭祀護環境

悅鳴

    環保祭祀護環境

    正值農曆七月十四盂蘭節,近期不少居民按傳統習俗祭祀,並在大廈附近“燒街衣”。為方便居民焚燒冥鏹,市政署於全澳各區設置約二百九十個燒衣桶,並提醒大眾祭祀後須清理現場物品,待火種熄滅後才離開。然而,部分居民仍遺留冥鏹火種及祭祀物品在路邊,易引起火災及產生環境衛生等問題,值得關注。

    每逢農曆七月,本澳各街區隨處可見路邊祭祀活動,上香點燭、供祭品、燒紙錢街衣、撒食撒錢等。祭祀活動雖是華人傳統習俗,但居民倘於不適當地點或容器內焚燒冥鏹等紙祭品,並因“燒街衣”妨礙車輛或行人通行,或不清理祭品,都屬行政違法,可被罰款六百元。若因“燒街衣”釀成火災,即屬於過失、構成犯罪,最高可被判監八年。

    現時不少燒衣桶設在馬路邊甚至路口側,電單車騎士及途人在紅燈等候期間,灰燼便會隨風飄揚,路人身上染滿灰燼和吸盡煙氣,甚感無奈。隨着現今社會發展,自然資源日益匱乏,大眾保留傳統習俗,宜考慮更環保和節約的祭祀模式,如減少祭品及冥鏹數量,減少耗費自然資源及對環境的影響,共同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

    悅鳴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