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經濟煥發新機遇
暴雨、高溫天氣頻發,人們為避暑、避雨,紛紛躲進室內涼冷氣,防曬、消暑商品熱賣,激發出新一輪“清涼經濟”。
清涼經濟帶來商機,但是否有悖綠色減碳?早前巴黎為辦好一屆綠色奧運,選手村不裝空調成為熱話。澳門是旅遊城市,必然要拉動消費,難免造成消耗,於環保大趨勢之下,魚與熊掌能否兼得,正是綠色經濟的核心命題。綠色經濟,可被視為新一輪消費增長點,亦預告未來的商機所需要的綠色成本不斷增加,要求變了,門檻高了,未來踐行環保的動力,或更多出自大環境的商業誘因與壓力。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從頂層設計部署全面綠色轉型的路線圖。《意見》所涉及的綠色轉型全方位、全地域推進,提出三○年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三五年全面進入綠色低碳軌道的目標。並提出量化目標,比如到三○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十五萬億元左右。為全面實施節約戰略,推動綠色轉型發展,將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
當全國全速向綠色轉型推進,“綠意”必將滲透澳門。如內地大力發展新能源車,現已成為全球新能源車大國,七月時內地新能源乘用車內地零售滲透率達到五成一,新能源車發展席捲全球,本澳新能源車市場亦逐漸拓寬。
內地推動消費模式綠色轉型,事在必行。從新能源車的發展路徑可見,打通全鏈條環節對培育新市場無往而不利,推動消費向綠色轉型並非遙不可及,甚至因為創造新需求,可有效激發生產技術、設計意念、認證標準與服務要求等全面升級,搶抓新市場。當內地旅客消費群逐步順應潮流,澳門商企有必要適應求變。
如今受制於消費疲弱,各地掀起減價讓利風以保發展,以價格換時間,希望市場加快復原,但最終服務產品走差異化才能走得更遠。國家經濟綠色轉型,有望開拓新賽道,倘能找準切入點,綠色商機無可限量。發展綠色經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