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死亡
初識死亡時,我才剛開始認識世界。有一晚爸爸回家後坐在客廳沙發上大哭。第一次看到爸爸哭,客廳很暗,沙發變得很小。媽媽說嫲嫲去世了,她變成了星星,也變成了蝴蝶。當時,死亡是天上的星星與地上的蝴蝶;是未必自己感到悲傷,卻會因為看到別人悲傷而悲傷。
第二次接觸死亡時,已經稍大一些,到了會儲存感受與記憶的年齡。在病床旁哭着對彌留的外公說再見,看着外公頭一歪,蹬了蹬腿,像電視裡看過的死亡。當時,死亡是不捨,是切身的悲傷,是明知道說再見後再也不見。
緊接着後來有一段時間恐懼死亡的未知,恐懼親人的死亡。才是小學三四年級的年齡,卻常在上課期間或走在路上,便無端莫名地因為想起“有一天爸爸媽媽會去世”而落淚。記得父母和老師把《聖經》、《論語》和蘇格拉底都試了一遍,試圖把我從牛角尖裡拔出來。
再之後,伴隨着生命的死亡永不停歇地以不同的形式和形象來到我面前。有驟然得措手不及的;有給予足夠心理準備時間去面對的;有怨懟世界為何如此對待一個生命的;有飽含遺憾與自責的;有充滿愛與感恩的。但無論為何,死亡終究是死者的消逝與生者的失去。對於生者,沒有一個正確去面對死亡的程序或公式。我們只能一直用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去解讀和消化死亡。
鑽牛角尖的那段時間最終走出來,是把《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反覆讀了幾遍。在第四堂課,老師墨瑞說:“只要你學會死亡,你就學會了活着。”有一段日子,我試圖壓抑對死亡的感受與悲傷,活成沒有靈魂的人。後來想起了,學會活着,是既要學會面對尚未發生的死亡的恐懼,也要好好面對已發生的死亡帶來的淚水。專注在眼前,那些生命中仍未失去的美好事物。
波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