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13版:演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文藝親子活動兼有教化作用
電影大導銳意轉型 粵劇小生強勢跨界
中規中矩的國漫電影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8月15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文藝親子活動兼有教化作用

陸奧雷


百老匯音樂劇《安妮》廣獲好評


劇中內容充滿歡樂和笑聲

    文藝親子活動兼有教化作用

    ——觀音樂劇《安妮》

    第一屆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早前帶來合家歡百老匯音樂劇《安妮》,節目連開十二場至八月十四日,室內觀演正適合在酷熱暑假用來消磨親子時光。帶着女兒看了八月二日開幕場,過了非常開心的一晚。過後吃飯時和女兒聊起劇情,雖未到討論程度,但從她能複述女主角安妮的經歷,講得出勇敢的重要性、做壞事的後果,我相信故事已有一定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且連續幾天聽着她無聊時就會哼起劇中歌曲《Tomorrow》,我更確定這演出是成功且入心的。

    《安妮》有一個振奮人心的故事基底,歌曲熱烈、奔放,雖是以上世紀初美國大蕭條為背景的演出,放在全球經濟不穩、疫後社會正待復甦的今天,人人都需要以鼓勵抗抑鬱,這故事真的能引起大人的共鳴,感人之處也有不少。正如演出場刊的介紹,這是個非常有教育意義和正能量的劇目。

    故事裡面,每一個人都在面對逆境,都需要解決困難。例如小安妮和一眾孤兒,每天都在面對孤兒院院長的壓迫,都要想辦法在童工生活中自救,而安妮是當中最勇敢的一個,除了自己始終保持積極和樂觀,還設法鼓勵和幫助身邊人。不只小朋友,連在路上遇到的流浪狗,也要面對被人道毀滅的困境。大人就更不例外了,在大蕭條的日子裡,不管富或貧,上到總統富翁,下到孤兒街友,大家都在想辦法在逆境中生存,都在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而推動每個人都能走向光明、迎來更好明天的,正是他們心中那堅定不移的目標:安妮想找到自己的父母、富翁想找到傾訴的對象、國家的管治者想要解決國民的溫飽問題……而安妮的出現,改變了他們原先的心態,讓很多灰了的心重新填上顏色。就是那麼簡單的故事,懸念只有兩個,安妮能否找到自己的父母?她中間會遇上怎樣的危險?

    要說小朋友好易理解故事,是因為創作者都把人物設定盡量兩極化、童話化。在所有人都在“求生存”的前提下,善良的人總是互相幫助、樂於分享、以禮待人,在惡劣的環境中彼此溫暖。惡人則自私自利,甚至想以傷害別人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慾望。這一代的小朋友看書、看劇、看電影的經驗豐富,音樂劇看到一半,基本都能猜出劇情走向了。因此,能帶動他們一直投入看下去的,其實是劇中和他們年齡差不多的小朋友的精彩歌舞,以及頑皮搗蛋場景的活潑演出。那些和大人們的“較量”,正好都能投射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去。

    印象最深的是結局,當孤兒院的孩子都被解救出來,知道自己不用再做苦工,觀眾席上的小朋友開心得準備振臂一呼大叫“耶”,結果下一刻故事中的大人卻說“不用工作,但要上課學習”,親身聽到現場眾多的小觀眾跟着劇中演員一起沮喪大說“NO”,然後坐在他們旁邊的大人(包括我)全都一起哈哈大笑時,這歡樂的氣氛,正好說明我們都有認真投入到這場演出中去,達到了親子同樂。

    我喜歡這種簡單有娛樂性的節目,作為觀賞藝術演出的入門或啟蒙,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把《安妮》帶到小城,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親眼目睹同齡人也能進行高水平演出,這可以鼓勵正在觀演的孩子,讓他們相信自己也能做到。參與《安妮》演出的孩子真的都非常優秀,巡演之前都是經歷過多重選拔,不光有天賦就能擔綱,而全是經歷刻苦訓練的結果。

    雖然大人講惜福、講珍惜得來不易的好日子可能有點老套,但《安妮》故事確實講出了世上真有千萬種苦難,一不小心我們身處貧乏蕭條的環境,說不定真的需要有像安妮一般的正面樂觀、積極向上,才有機會擺脫困境,獲得生機。

    大部分有錢有時間帶小朋友入場看演出的家庭,生活環境估計也不會太差。看完音樂劇之後,要說能像當中的錢權持有者一樣,因“安妮”而變得更慷慨、更善良,真心為人謀幸福當然最好。哪怕未到那麼偉大,能鼓勵孩子和自己能時刻保持正面的態度面對困難,用微笑和“柔軟”一點的語言,來應對身邊的人和事,不做恃勢凌人之事,相信也有助減少社會戾氣,讓世界、讓人與人的交流更加和諧。

    不只對我們大人來說,哪怕是小朋友,今天的生活從來都不會容易。困難在面前,光是笑當然解決不了問題,但哭喪着臉也不見得是個應對方法。《安妮》用歌聲告訴我們,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先放開心來,講出來、唱出來,讓快樂把思想活躍起來。有些解決辦法,就是在心態改變後才能想出來,而創意最需要的,就是《安妮》之中那始終積極、樂觀、開放、正面、勇敢的陽光態度了。

    陸奧雷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