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人生的養分
蔡文姬飄零的人生:出生於東漢末年的亂世,幼年隨父親蔡邕顛沛流離,十六歲嫁才子衛仲道,次年衛仲道病亡。喪夫未幾,父蔡邕又因董卓伏誅之後“撫屍而慟”、“一聲歎息”而慘遭殺害。文姬此後的命運因“天下喪亂”,被胡騎擄往匈奴,嫁南匈奴左賢王,十二年時光,生了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念及與蔡邕情誼,以欲請其補修《漢書》為由,派使者攜重金贖她回歸中原。歸漢後的文姬再嫁董祀。
一九二五年,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程硯秋以上述故事打造出新戲《文姬歸漢》,傳唱百年。
蔡文姬的命運,映襯在歷史的、政治的、民族的大背景下,是一個特殊的文化“符碼”。被擄匈奴,不僅是地域上的隔閡,“胡地風霜,怎生消受”;更嚴重的恐怕是文化上的隔閡。胡地風霜,無論飲酒還是射獵,對於這位中原才女來說,她都不愛。據說蔡文姬嫁的左賢王,虎背熊腰,擅騎馬射獵。京劇不以描摹現實生活為目的,卻擅於勾勒點染。情節中有左賢王朝後走馬還家,見文姬又在垂淚:
蔡:王爺再三詢問,妾也不敢隱瞞。自古道:“狐死尚要首丘”,何況我們人類?是我每日思念家鄉,故而傷心落淚。
左賢王:這倒容易得很。
蔡:噢!真個容易?不知幾時可以回國?
左賢王:待我養兵數載,奪取漢朝天下,帶你回國。那時還要封你做王后,豈不容易得很?
蔡:王爺,你要取那漢室天下,便是我國仇人。恬顏事仇,妾所不願。唯有一死而已!
“狐死尚要首丘”,由蔡文姬說出,很貼切。她是才女,出口成章。只是不知左賢王能否聽懂。典故出於《禮記 · 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傳說狐狸將死時,頭必朝向狐穴所在山丘。“仁也”,是對“狐死首丘”的行為的褒揚,比喻不忘根本,也有思鄉的引申。由此,蔡文姬對左賢王說出了一句“狠話”,如左賢王要取漢室天下,便是她的仇人。比之“狐死首丘”,在境界上又高出一個層次。“仁”,昇華為一種精神、一份情懷。
中國戲曲有化繁為簡的本事,把“仁”的思想境界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情節帶出。“仁義禮智信”為中國價值體系中最核心要素,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歷程,以“仁”者當先。《論語》的思想核心是“仁”,以種種事例來闡釋何謂“仁”及“仁者”,是中國社會為人處世的道德規範標準。
孔子說:“苟志於仁矣,無惡矣。”心中有“仁”,立之於“仁”的人,大體不會做出超越道德底線的事。
孔子還有進一步解釋:“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順境時,滿口仁義的人不鮮見;但孔子強調的是,人處於逆境,或危難關頭(造次),或顛沛之時,仍不違背“仁”者,才是真君子。孔子以他最喜歡的學生顏回做例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論語》讓我們看到,仁者是內心篤定,一切處之泰然的人;不會因為貧窮、失意,或是外界的一點風吹草動而亂了節奏。而被迫嫁給左賢王的蔡文姬,沒有因為在胡地日久便忘卻故國,亦為仁者。
中國傳統文化,從來就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可觸可感、一直作用於我們現實人生內修外省的養分。
穆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