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映成趣 相映生輝
又見俄羅斯指揮大家維那利 · 捷傑耶夫,率領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前來參加澳門國際音樂節了。時間是十月二十六、二十七日晚八時,地點是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
何解說“又見”?因為,同樣是這位捷傑耶夫,於二〇一六年第三十屆音樂節時,指揮馬林斯基劇團樂團,舉行了兩場音樂會。不知會否出錯,我估計,馬林斯基交響樂團與馬林斯基劇院樂團為同一樂團。是譯法各異,抑或在不同場合用不同稱謂?則不得而知。
還記得八年前,捷傑耶夫所執棒的馬林斯基劇院樂團,演奏哪些曲目嗎?清一色的俄羅斯作曲家的作品。第一晚全是普羅科菲耶夫,包括其《降B大調第五交響曲》(作品100);第二晚全是蕭斯塔科維奇,包括其《d小調第五交響曲》(作品47)。
當其時得到熱烈鼓掌毋庸置疑!一是因為普羅科夫耶夫、蕭斯塔科維奇的創造一流;二是因為捷傑耶夫、馬林斯基劇院樂團頂尖。所謂“相映成趣”、“相映生輝”,就是這個意思。倘反過來說,如果讓一個頂尖樂團演奏拙劣之作,或者把一部一流之作給一個拙劣樂團演奏,就也許只能徒增笑料罷了。
那麼,捷傑耶夫、馬林斯基交響樂團,為三十六屆音樂節帶來哪些曲目?第一晚也全為俄羅斯作曲家的,普羅科菲耶夫、蕭斯塔科維奇之外,還有柴可夫斯基的《e小調第五交響曲》(作品64)。有趣的是,八年前演奏的普羅科菲耶夫《羅密歐與茱麗葉》組曲選段(作品64),今屆仍赫然在目。第二晚演奏俄羅斯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還有其母親是俄羅斯人的美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只有一位的確非俄羅斯人的作品佔有一席之地,那是法國作曲家德布西的《牧神的午後前奏曲》。
索倫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