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鳥類觀察年報發佈
澳鳥種記錄增幅列全國前三
【本報記者廣州八日電】廣東省林業局發佈,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單位指導,中國觀鳥組織聯合行動平台攜手深圳紅樹林基金會等九十三家機構,近日共同發佈《中國鳥類觀察年報二○二三》。
顯示去年全國所有省級行政區及特別行政區的記錄鳥種數均較上年有所增加,其中廣東記錄到五百二十四種,同比上升一成。澳門記錄到一百○四種,年度記錄鳥種數增幅超過百分之二百,列全國前三。
該年報基於中國觀鳥記錄中心二○二三年新增記錄,更新一千二百九十一種鳥類分佈圖,完善中國海鳥分佈格局,梳理各省二○二三年度常見鳥種前十及珍稀瀕危特有鳥類狀況等,生動展現我國鳥類生態的多樣性與最新變化。年報還記錄四百一十四種珍稀、瀕危與特有鳥類;生成中國近海及沿海地區的海鳥分佈圖,共記錄海鳥六十三種,珠三角是海鳥主要集中地區之一。
珠三角常現海鳥
華南區(廣東、廣西、海南、台灣、香港、澳門)最常見鳥種為白頭鵯、白鷺和暗綠繡眼鳥,其他常見鳥種還有鵲鴝、紅耳鵯、珠頸斑鳩等,與二○二二年基本一致。由於本年度在港澳台地區記錄數大幅增加,華南區新增多種地方性常見鳥種,如黃腹花蜜鳥、褐翅鴉鵑、台灣擬啄木鳥、黑領椋鳥等,更能反映華南區常見鳥種的真實情況。
廣東省林業局表示,廣東是全球候鳥遷飛路線的關鍵節點之一,也是候鳥遷徙重要通道。每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廣東省各大濕地公園、灘塗地等迎來大批候鳥,特別是珠江口濕地、深圳灣濕地、海豐濕地、惠州大亞灣和考洲洋沿海濕地等地,每年都會有數十萬隻候鳥抵達過冬,其中不乏中華鳳頭燕鷗、黑臉琵鷺、中華秋沙鴨、勺嘴鷸等珍稀瀕危鳥類。
廣東觀鳥受青睞
廣東多樣的自然生態環境,孕育豐富的鳥類資源,讓各地觀鳥活動層出不窮。目前,中國內地觀鳥愛好者已從十四萬人增長至卅四萬人。每年都有不少愛鳥者跟隨鳥兒“飛”來廣東觀鳥。廣州、深圳、珠海、惠州、汕尾、湛江等地成為觀鳥愛好者青睞的“自留地”。他們熱衷於鳥類觀察,還兼顧野生動植物保護,成為推動廣東自然生態監測與保護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