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依?
朋友微信傳了個小故事給我:因為被裁員,要養家的“我”只能臨時去當送報員。送報的其中一戶,信箱的入口被堵死了,只好敲門。過了一會,一位步履蹣跚的老先生來開門。問他信箱入口為何被封死,老人說是故意的。“我想與你商量一件事,以後每天送報時,請敲門或按門鈴,親手把報紙交給我。”他每個月額外給五百元敲門費。原來,老先生夫人去世後獨自一人住。“這是我兒子國外的電話,如有一天,敲不開門,麻煩你給他打個電話和報警。”
母親住的院舍中,同房的一位老人癱瘓在床,頭髮和牙齒都快掉光了。她脾氣很差,每次都拒絕吃飯,工作人員要費很大的勁才哄她吃一兩口,而且還會罵罵咧咧的。有時帶些水果,水蜜桃之類,去皮切小塊,她倒能接受。
一次她突然跟我說:“姐姐,可唔可以問你借啲錢?我好快就去街對面提錢給你。”聽了心下黯然。完全癱瘓又幾乎失明的老人家,人生最後的日子早已迷糊,也再無值得高興的事了。
偶而會見到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女士,來去匆匆,每次用手機試圖讓老人在視頻中與人對話。後來才知道老人的女兒早已移居海外,那位來者,是她女兒的朋友。
其實即便兒女成群,對老人不聞不問者一樣大有人在。養兒防老這首歌到了今天已經唱不大下去了。朋友梅芳曾說,我們大概是孝敬父母的最後一代。倒也未必。她的兒子小馳前些天還把外婆背下樓送去醫院,怎麼看都很孝順。
倒是我們自己,經歷了照顧父母的種種,就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承受着太多的壓力。和閨蜜們都說好了,到了不能照顧自己的那天,大家相互扶持,大不了住進同一家安老院。
谷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