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認知和治療膽石症
中醫稱膽石症為“脅痛”、“痞滿”、“膽脹”等,中醫學認為,膽附於肝與肝相表裏,膽是“中清之腑”、“決斷之官”以通降為順。情志不暢、寒溫不和、飲食不節等都可影響肝臟的疏泄和膽腑的通降功能,使膽汁排泄不暢。膽為清靜之腑,長期濕熱不化、熱蒸濕溫、膽汁凝結,可為砂石。若膽汁上逆,還可見口苦,嘔吐黃綠苦水。
近年來,中醫臨床治療膽石症,多以大劑清利或總攻治療,對於肝膽濕熱者,收效滿意。但用於體質素弱、脾胃虛虧、排石無力者,則攻下之法不宜,也有清下之法,因苦寒而傷脾胃。因此,對於體虛者應以健脾和胃、清熱利濕同用,寓攻於補,攻補結合,這就是“益氣健脾法治療膽石症”的初衷。臨證應注重辨明正虛或邪盛,以明確扶正或祛邪,治療以健脾運濕或補中益氣為主。
一、肝鬱氣滯證:症見脅肋疼痛、腹脹歎氣,尤以情緒低落而加重,舌質淡、苔薄白和脈弦等,採取疏肝利膽,行氣解鬱法,服用柴胡疏肝散。
二、肝膽濕熱證:症見脅肋疼痛牽及肩背,伴有口苦噁心、嘔吐、身黃、目黃、小便黃、舌紅、苔黃膩和脈弦滑數等。採取清利肝膽法,可用中藥湯劑大柴胡湯,龍膽瀉肝湯。
三、肝鬱脾虛證:症見脅肋部及胃脘部脹滿,面色萎黃、納呆食少、少氣懶言、大便溏薄、舌質淡、苔黃膩和脈弦滑數,可服用中藥湯劑痛瀉要方及香砂六君子湯。
徐惠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