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5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國際音樂節十月星光燦爛
延伸活動拉近公眾音樂距離
澳藝術家青海寫生交流
古代帶鈎帶扣飾牌精品明展出
澳廣視灣區粵曲賽本月開鑼
澳基會出版物亮相圖博會
社服界法人年度總結九月底截交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8月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古代帶鈎帶扣飾牌精品明展出



唐鎏金帶飾一套


秦武士形帶鈎


戰國錯金銀帶鈎

    古代帶鈎帶扣飾牌精品明展出

    【本報消息】由澳門書法篆刻協會主辦、興文雅會協辦,獲文化發展基金支持、市政署提供場地的“小腰秀頸——中國古代帶鈎帶扣與飾牌展”,將於明(二)日下午六時半假市政署畫廊開幕,展出精選自戰國至唐宋年間約七十五套共一百件精品,同期出版圖錄,作為慶祝雙慶獻禮。

    書法篆刻協會會長蕭春源介紹,中國古代帶鈎帶扣飾牌物雖小,但集冶鑄、雕刻工藝、實用和觀賞於一身,充分體現古代工匠的巧妙構思和技藝高超。

    據歷史記載,中國古代帶鈎已知最早發現於良渚文化,距今約四千至五千年,流行普及使用始於春秋戰國和兩漢,用途主要用於鈎繫腰用的革帶或絲帶,並可鬆緊調節。經考古發掘出土證明,帶鈎更有用於佩劍、佩弩、佩器物和懸印之用。不僅實用,且是地位象徵,尤其是王侯貴族所用的帶鈎繁縟精細,華麗奪目,樣式豐富。

    帶鈎質料以銅為主流,另有金、玉、銀、鐵。骨、瑪瑙、水晶和琉璃則較少。另有些帶鈎如古璽印般兼具抑泥封檢之用,此類帶鈎多平實,始於戰國盛於秦漢。帶鈎使用至春秋中晚期,逐漸被更實用便利的帶扣所主導,沿用至今。帶扣除作為腰帶用外,並廣泛應用於馬具及武士披甲掛鈎等用途上。隋唐以後,腰帶扣逐漸完善,並有一套完整使用規定。

    中國古代帶鈎帶扣和飾牌形制精美多樣,工藝繁複,公私藏品琳琅,蘊含大量文化知識和歷史故事及傳說。協會冀通過舉辦精品展,讓大眾一開眼界,全面認識中國文物之美,以及其蘊含的多樣性及豐富的內涵。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