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1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決定》提逾三百改革舉措
《決定》:解決幹部亂作為問題
經濟民生改革涉七方面
中央促落實改革舉措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7月2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經濟民生改革涉七方面

    經濟民生改革涉七方面

    中共中央十九日上午在北京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和解讀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在發佈會上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對經濟和民生領域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分量很重,主要涉及七個方面:

    做大做強國企民企

    首先,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決定》強調要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要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一方面,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要開展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國有企業要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要推進能源、鐵路等行業自然壟斷環節獨立運營和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另一方面,要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提供更多機會,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規範涉民營企業行政檢查。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要制定出台民營經濟促進法。《決定》強調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這是對各類經營主體的共同要求。

    促發展新質生產力

    第二,健全推動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決定》提出要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健全傳統產業優化升級體制機制,完善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完善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政策體系,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決定》強調要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強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這些都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增加地方自主財力

    第三,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決定》強調要構建國家戰略制定和實施機制,健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度體系,深化財稅體制、金融體制改革,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要構建跨行政區合作發展新機制。針對地方政府和基層財政困難,提出要完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拓展地方稅源,提升市縣財力同事權相匹配程度,適當加強中央事權,提高中央財政支出比例,不得違規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資金。要研究同新業態相適應的稅收制度。經過四十多年快速發展,我國社會財富不斷積累,《決定》要求探索實行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管理,優化各類存量結構調整。

    推進強農惠農富農

    第四,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圍繞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決定》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強農惠農富農,《決定》提出完善覆蓋農村人口的常態化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統籌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完善鄉村振興投入機制,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

    促高水平對外開放

    第五,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決定》要求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擴大自主開放,有序擴大商品市場、服務市場、資本市場、勞務市場等對外開放,完善境外人員入境居住、醫療、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統籌推進重大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讓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大機遇。

    增民獲得感幸福感

    第六,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決定》堅持老百姓關心甚麼、期盼甚麼,改革就抓住甚麼、推進甚麼。強調要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這些舉措的落實見效,必將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革生態文明體制

    第七,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決定》強調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構建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更好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韓文秀指出,總之,《決定》對經濟和民生領域改革的部署力度大、舉措實、含金量高,一定要抓好落地見效。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