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0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西安國家版本館擬向澳徵稿
中外記憶專家探武漢鄭州文遺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7月10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中外記憶專家探武漢鄭州文遺



湖北省領導與交流團在湖北省博物館合影


湖北省博物館展出戰國時期曾侯乙編鐘原件


交流團與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右五)合照

    中外記憶專家探武漢鄭州文遺

    欣賞曾侯乙編鐘古代禮樂文獻載體

    【本報消息】隨着澳門文獻遺產與世界記憶國際研討會等系列活動在澳門結束,為進一步推動國際專家深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具有深厚文化價值的文獻遺產,由中國國家檔案局副局長林振義率交流團於七月一日至五日到湖北武漢及河南鄭州考察,並參與學術研討會。

    交流團一行包括中國國家檔案局合作交流司司長王紅敏,UNESCO世界記憶項目嘉賓有:國際諮詢委員會主席揚 · 博斯,亞太區委員會副主席武氏明香,教育與研究委員會主席洛薩 · 喬丹教授,原副主席帕帕 · 摩馬 · 迪奧,《世界記憶(國際)名錄》評審委員羅斯林 · 羅素;還有澳門文獻信息學會理事長兼澳門城市大學世界記憶學術中心代表楊開荊,以及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秘書處主任王敏和職員鍾偉鵬。

    屬首批禁出境展文物

    交流團首站到達湖北武漢,得到湖北省委常委兼省委秘書長吳海濤、省委辦公廳副主任兼省檔案局長高建舟、省文旅廳黨組成員兼文物事業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余萍等領導的熱情接待,深入了解當地文獻館藏並與多位學者進行交流。當地省委安排參觀湖北省博物館,該館作為荊楚文化淵藪之殿堂,藏品非常豐富,有四十六萬多件,其中珍藏的曾侯乙編鐘,是國家一級文物,也是首批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在交流會上,武漢音樂學院教授孫曉暉引介,此為戰國早期曾國國君的大型禮樂重器,距今兩千多年,全套共六十五件,每件鐘均可奏出三度音階,堪稱古代“鋼琴”。而鐘體上刻有浮雕裝飾,以及篆體銘文,既體現了中國古代禮樂的傳統文化,也是文獻的重要載體。其後交流團更欣賞了編鐘的音樂表演。交流團均表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編鐘價值重大、載體獨特,通過音樂拉近世界距離。

    其後交流團轉往河南鄭州,獲河南省委常委兼鄭州市市委書記安偉,河南省委副秘書長兼省辦公廳主任省檔案局長曾德亞、鄭州市長何雄、鄭州市委常委兼秘書長虎強、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大和尚等周到安排和接待。在鄭州參觀了少林寺,交流團深入了解禪宗文化、少林功夫,以及少林碑碣的重要文獻遺產。釋永信大和尚在交流時引介少林寺現存四百九十九塊碑,涵蓋年代久遠,由公元五六六至一九九○年,碑文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宗教、軍事、文化等。引起世界記憶專家的極大興趣,認為當中的圖案精美、歷史悠久、體現了石刻藝術的文化發展。

    少林寺完善檔案管理

    國家檔案局與河南省政府於七月四日在鄭州中國少林大飯店舉辦學術研討會,開幕式由何雄主持,林振義致詞表示,高度認同世界記憶項目設立的宗旨,而中國有着五千年文明史,擁有尊史重文的特質。他希望通過交流和研討,呼籲社會更多關注文獻遺產的保護傳承,推動申報世界記憶項目的進程。釋永信大和尚致詞時指,少林寺將積極參與世界記憶項目,完善檔案管理及數字化建設,挖掘文化內涵,在世界舞台上綻放璀璨光芒。曾德亞在開幕式發言表示,在五千年中華文明發展歷史中,有三千年在河南,可體現開創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質。他特別強調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和歷史自信,並認同《世界記憶項目總方針》。

    各地專家共同探討世界記憶項目的發展、意義,以及影響,同時就世界各地文獻遺產的特色和申報《名錄》的條件、宣傳的方面展開討論,並且就未來培養青年、教育,推廣等方面發表意見。

    楊開荊總結表示此行收穫豐富,開拓視野,通過深入了解湖北和鄭州的歷史文化,文獻遺產,以及國際專家的專業經驗分享,對中華傳統文化進一步了解。對於澳門世界記憶學術中心和澳門文獻信息學會未來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在教育、宣傳,以及推廣方面都值得澳門借鑑,並推動合作。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