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5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鏡湖護院新學年增三學位課程
龔志明勉建中葡橋樑育人才
利瑪竇中學網展回眸青蔥歲月
嶺南勉畢業生自強不息
兩校學生認識警犬組工作
警官消防官培訓課程招生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7月7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利瑪竇中學網展回眸青蔥歲月



眾嘉賓主持啟動儀式


利瑪竇中學明勵志神父與小學生


利瑪竇中學校園記憶網上展覽——澳門記憶

    澳門記憶網推“校園記憶”專頁

    利瑪竇中學網展回眸青蔥歲月

    【本報消息】澳門基金會訊:校園生活是人們成長和學習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充滿青蔥回憶的時光。為保留這些寶貴的憶,澳門基金會的“澳門記憶”文史網推出“校園記憶”,旨在通過發掘、搜集和整理澳門學校的歷史資料,以圖文、影像和錄音等多種媒介形式,將校園昔日的點滴、建築景觀和師生生活呈現給讀者,讓人們重溫校園生活的美好回憶。利瑪竇中學是首間完成並推出“校園記憶”的學校,藉在該校昨日畢業典禮舉行之際,澳門基金會舉辦“澳門記憶”文史網“校園記憶”的啟用儀式,同時推出“利瑪竇中學校園記憶網上展覽”。

    教青局青年廳長張敏輝、耶穌會澳門院長傅南渡神父、澳門中聯辦教青部代表張傳偉、利瑪竇中學校長張慧玲、澳門基金會活動處處長黃麗莎及楊開荊博士、天主教澳門教區歷史檔案及文物處辦公室主任葉家祺等嘉賓出席利瑪竇中學畢業典禮,並主持“澳門記憶”文史網“校園記憶”的啟動儀式。

    參與學校陸續增加

    黃麗莎代讀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的致辭稿,提到“澳門記憶”作為澳門基金會一項積極推動全民參與的長期性文史公益項目,其中“校園記憶”網上展覽鼓勵本地學校發掘、搜集、整理校史資料、學校故事和生活點滴,以數字化媒介保存,以達到形成系統校史庫和完善澳門史料的目的,同時也助力澳門的中長期文化建設。以利瑪竇中學作為第一所參與學校為例,通過呈現學校歷史、身份標記、活動圖片和早期畢業同學錄等內容,生動呈現利瑪竇中學自創校以來作育英才、見證澳門發展的成長歷程。參與專題的學校數量將陸續增加,同時歡迎教育界同仁和廣大居民主動提供資料,豐富專題內容,讓屬於大家的校園記憶得以活現出來。

    楊開荊指出,利瑪竇中學很重視史料的保存和有效利用,通過科學有序的管理和分類編目,從而形成了系統的利瑪竇中學專屬平台,成為校友集體記憶的園地。她引介,利瑪竇校園記憶資料內容豐富,如學生在課堂的片段、畢業資料、運動會、旅行、人物,以及校園建築等資料。張慧玲在致辭中感謝澳門基金會邀請學校參與“校園記憶”計劃,並推動發掘、蒐集、整理校史資料和昔日的學校故事,指出這個計劃是眾師生、校友和澳門基金會人員共同努力的成果。

    不同主題回味過去

    是次網上展覽由利瑪竇中學組織人員整理校史,通過網上展覽展示該校的發展歷程、人物足跡、校園故事、學校建築和活動圖片等資料,立體呈現利瑪竇中學創校以來,從西望洋山腳到大三巴腳的發展歷程,展現該校師生秉持“友愛勤勞”為校訓的利瑪竇精神。展覽主要分為學校簡介、編年記史、校訓、校徽及校歌、歷史圖片等多個部分,介紹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耶穌會興辦的利瑪竇中學的緣由、使命和宗旨,並以圖片方式展示“熱血青春”、“畢業風采”、“良師益友”、“友情印記”、“交流訪問”、“才藝表演”、“探索學習”、“今昔校園”等主題,從不同的視角細看利瑪竇中學的師生度過青澀的學習歲月,不少圖片年代久遠,猶為珍貴。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