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倡引新科技滅蚊護生態
【本報消息】隨着氣溫逐步上升,雨水增多,本澳進入蚊患及登革熱傳播高風險期。有中區社諮會委員建議當局引入物理或新科技滅蚊設備,減少化學物對生態環境及人體影響。
委員黃萬濱建議當局在大型道路工程區域附近,加設自動化、電子化化學滅蚊設備,有助及時遏止蚊蟲孳生。基於澳門公共場所及公園眾多,建議當局引入物理或新科技滅蚊設備,在滅蚊同時,亦減少化學物對生態環境及對人體所帶來影響。
加強巡查清積水
委員蔡通建議當局加強對社區環境巡查和積水清理,尤其針對室外公園綠地、排水溝渠等易積水區域加強檢查。另建議多組織社團、學校、業界舉辦及參與環境衛生講座,督促各單位、商舖及居民落實日常環境衛生管理,保持社區整潔有序。
政府日前公佈《海洋功能區劃》及《海域規劃》。委員朱愛莉指出,大型且長期性規劃,能否真正滿足區內發展需要,做好各個項目間協調及得到居民商戶充分參與支持是關鍵所在。政府應在歷史片區活化項目中,與綜合度假休閒企業所建立的恆常性協作機制基礎上,擴大納入文化、旅遊、城規及海域管理等公共部門,以及社團、社諮會及學者等民間橋樑,協助整合商戶及居民等不同持份者對改善內港沿岸社區及營商環境的期盼。
排查舊區老建築
委員林焯佳稱,新馬路近十六浦周邊區域分佈着樓齡超過四十年建築群,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對舊區內老舊建築安全檢查工作,並由政府聯合電力公司對老舊住宅電氣線路等設施開展全面、系統的安全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