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工程創十項世界之最
【本報消息】架天路、築長城、造雙島……即將開通的深中通道,以過硬的實力創下十項世界之最。中交公規院深中通道勘察設計(A合同段)隧道專業負責人黃清飛昨日在媒體開放日受訪表示,深中通道項目建設前期很多方案的論證在當時面臨非常大爭議和質疑,建設團隊在後續通過技術手段論證解決,最終也說服所有專家,堅持相關方案,並用工程的實際來證明當初選擇是正確的。
隨着深中通道即將開通,這座超級工程已成為伶仃洋上的新地標。深中通道在建設中,用中國工程者的智慧和努力,創新十項世界之最。
包括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鋼箱樑懸索橋,主跨一千六百六十六米;世界最高橋面、最高通航淨空海中大橋,橋面高九十一米;世界最大海中懸索橋錨碇單個錨碇混凝土方量,約三十四點四萬立方米;世界最高懸索橋抗風檢驗風速,最高顫振檢驗風速八十三點七米/秒;世界最大體量鋼橋面熱拌環氧瀝青鋪裝,面積達到三十七點八八萬平方;世界最長的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長五千○三十五米;世界最寬的海底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最寬五十五點六米;世界單體體量澆築最大鋼殼沉管自密實混凝土澆築,單個管節混凝土澆築方量二點九萬立方米;世界首例水下高速公路樞紐互通;世界最寬(三米)的可反覆折疊M型止水帶應用於沉管最終接頭。
歷經七年籌備、七年建設,深中通道建設成功背後,凝聚一萬五千多名建設者施工的心血。二○一六年四月進駐項目的黃清飛回憶建設過程稱,印象最深刻是前期很多方案的論證,區別於一般工程對方案選擇論證的意見一致,深中通道當時在結構選型,包括基礎方案、最終接頭方案等,在論證過程中有很多專家提出強烈質疑,對當中風險、難度都非常重視。“專家的質疑,包括提出的風險點,我們在後續都通過技術手段論證解決,最後用工程的實際來證明當初選擇是正確的”。
突破技術封鎖
從西人工島築島到沉管浮運安裝,全程參與深中通道“隧、島、橋”建設的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項目(S09標)常務副總工寧進進,在建設中帶領團隊突破技術封鎖,強化自主創新,自主研發鋼圓筒快速成島、自航式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及施工成套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等重大科技成果,將跨海通道建設施工引入智能時代。
寧進進坦言,剛開始有很多困難、問題和挑戰,回望建設中的兩千多個日夜,在煎熬和摸索中有很多努力,也有很多不眠之夜,現在看到可以開着車在橋上來回通行,作為一名中國工程師,感到很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