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飄香
端午節匆匆過去,南灣湖的龍舟也已“偃旗息鼓”了,明年再戰江湖。但我雪櫃裡還留着一條很大的蘆兜粽,如作午餐,一條足夠我吃三餐的。那天親戚送兩條故鄉做的蘆兜粽給我,拿到手,腦海裡便閃現出童年時祖母與母親包裹蘆兜粽的往事,那是六十年前的事了。祖母先用蘆兜葉做成一個如孩童小腿般粗的空殼,然後將糯米倒進去,上面放幾塊豬肉,之後再放糯米,如是者整條粽子有幾層的豬肉和冬菇之類的配料。粽熟就食,先將粽葉解開,用包裹粽子的鹹水草繞粽子一圈,用牙咬緊水草一頭,右手用力一拉,一塊透着香氣的粽子便躺在碟子上了。上世紀五十年代中的農村,物質缺乏,有豬肉做餡的粽子,簡直是至高無上的美食。不過,那次之後便沒有再見過家人包裹粽子了。
端午節、屈原、粽子和龍舟總是聯繫在一起的,現在龍舟賽已經成為一項國際競技活動了。參賽的外國人,大概不會深究這項活動的起源,但作為中國人肯定是不會忘記的,因為屈原那股愛國精神,一直覆蓋着整個中華大地。詩言志,一部《離騷》,追求真理的人,會感悟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毅。忠而被貶的,則更感受到“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那種潔身自愛的人格。
戰國名人輩出,廉頗是趙國名將,統帥位置被樂乘取代便跑到魏國去了。春秋戰國沒有太強的國家觀念,士子換老闆是平常事,但屈原沒有這樣做。《離騷》後段“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詩意是說當要離國時,駕車的僕人悲愴,馬兒亦難捨,都蜷伏着不忍離開。這也是詩人的心態。每年咚咚的龍舟鼓聲和粽香,不斷地讓我們記起三閭大夫和他那股熾熱的愛國情懷。
公 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