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加爾都西修道院
從巴塞羅那機場坐了約四十分鐘的飛機,便到了馬略卡島的帕爾馬;從帕爾馬的潘普羅耶酒店出發,也坐了約四十分鐘的車,便到了蕭邦、喬治 · 桑,於一八三八年十一月至一八三九年二月同居的巴爾德摩薩小鎮的加爾都西修道院。那就是說,從蕭邦、喬治 · 桑離開馬略卡島算起,在一百八十五年無影無蹤之後,我才前往禮拜加爾都西修道院。
很遺憾的是,在短暫逗留時,我沒有路遇一位修女或修士。倘若湊巧在並非貧乏空寂的修道院寬闊的廊道裡與修女或修士碰面,我的思想也許會飛回到蕭邦的年代。我只是看到在有着茂密葉子的梧桐樹下,這裡一堆那裡一群的遊客。想起蕭邦在這裡時,因患肺結核而受到村民的嫌棄,甚至受到修道院驅逐,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鋼琴家卡洛斯彬彬有禮地站在小小的舞台上,黑色的雅馬哈三角鋼琴在紅色地檯板上。背景左右兩側的長方形窗子,似乎不合時宜。卡洛斯作為蕭邦的代言人,或者作為蕭邦故居參觀者的先導,演奏了蕭邦《夜曲》作品九之一等不多的幾首曲目。倘許有所妄評,我慚愧於同胞在卡洛斯再現蕭邦時只忙於舉起手機錄影,卡洛斯的權益何在?所以,我倒是希望,獨自一人超脫塵世般地在周圍徘徊,一邊讓蕭邦在這方土地創作的降D大調的《雨滴前奏曲》縈回腦際耳畔;一邊嗅着蕭邦確然曾經嗅過的桃金娘、杏樹、橄欖樹所散發出來的清芬。
還沒有進入巴爾德摩薩小鎮,在照顧陪伴我們的袁青姐姐駕着車子走到一眼見到都是山的時候,我曾向袁青請教,這裡距地中海有多遠?因為,我想起蕭邦作品37之2《夜曲》中的“舵手之歌”。當年,蕭邦不畏艱險地坐船到達帕爾馬,“舵手之歌”是他在航行中靈感之所得。
(二之一)
費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