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海洋地質局助探澳海域
“同心築夢 · 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聯合採訪團今日下午走進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了解南沙在打造深海探測“國之重器”的成果。辦公室宣傳主管任穎芝指出,該局此前首次完成了澳門海域綜合地質調查野外工作,未來將吸納港澳人才參與工作,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海岸地質先行服務。
全國最大科考碼頭
來自中央及粵港澳近三十名媒體代表,下午到訪位於廣州南沙龍穴島的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科考碼頭。任穎芝介紹稱,該碼頭於二○二二年十二月正式建成交付使用,佔地三百畝,岸線長一千米,是我國首座、也是最大的深水科考碼頭。
同時,該局還擁有全球儲存能力最大的大洋鑽探巖心庫,並擁有常溫、正四、負二十、負八十和負一百九十六攝氏度的五級溫度儲存條件,具有巖心儲存、分析測試、科學研究、合作交流、共享服務等功能。
為推動粵港澳海洋地質領域研究與合作,該局此前率先啟動澳門管轄海域綜合地質調查野外工作,歷時八十天,對八十五平方公里的澳門管轄海域展開多船、多手段、多學科綜合海洋地質調查。為系統查明澳門海域工程地質條件、三維地質結構、水土環境特徵、災害地質因素分佈及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狀況等提供了重要的地質數據資料。
廣邀港澳人才合作
“最近我們也是廣發英雄帖,邀請國內外特別是港澳的海洋人才和青年人才到我們局來工作,以及跟我們進行一些項目合作。”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大洋鑽探巖心庫高級工程師賴佩欣表示,她期待通過合作,把南沙打造成大灣區海洋高端產業的聚集地。
參觀期間,媒體代表還登上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艘天然氣水合物綜合調查船——海洋地質六號。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方法所高級工程師陳春亮介紹稱,該船在二○○九年正式入列,其設計排水量達四千六百噸,續航力一萬五千海里,可在國際海域無限航區開展調查。
入列後,該船曾執行中國第三十三次南極科學考察,更多次前往太平洋、我國南海等海域進行綜合地質調查,實現了太平洋深海稀土資源找礦突破。
除了海洋地質科考領域的港澳合作外,南沙區科技局副局長饒志平還提及,南沙去年與港澳重點領域科技合作的立項項目共十個(不包括企業與高校間的合作),涵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隨着深中通道開通,南沙區位優勢將更加凸顯,相信能吸引更多港澳創新資源匯聚南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