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化”在商代甲骨文由一個頭朝上的人和一個頭朝下的人組成,本義是變化。由本義引申為通過教育,使風俗、人心發生變化,即教化。又引申指風俗、風化,也指自然界從無到有、創造化育世間萬物,即造化。“化”在現代漢語中又表示轉變為某種性質或狀態。
南懷瑾老師在《孟子 · 盡心篇》“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這一段話提到,要特別注意,尤其是青年朋友們,是挑起民族承先啓後責任的人,凡是中華民族的子孫,都要挑起這個責任。
一個知識分子,擔負有國家民族文化的責任,對於道德的修養,人文修養,要做到“所過者化”,才合於繼祖承宗的標準,也就是要做到內聖外王。
真正的聖人,大家就自然受他的影響,受他的感召和教化;口頭的教化是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身教是以自己的行為影響別人,超過了言教,但還是不夠的,要做到“所過者化”。可是如何化呢?“所存者神”,到達神化的境界,就是由精神的感召,改變了別人的心理與行為,只要他人在那裡,一般人就會對他肅然起敬。
一個人學問道德修養的目標,如果不能達到這個程度,那是可恥的。
孟子曾說“人貴知恥”,假如做到了“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他的成就能“上下與天地同流”了。
(二之一)
馬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