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307項會展 促9億非博彩收入
【本報消息】統計暨普查局首次以季度形式公佈會展活動帶動本澳非博彩行業的收入,經估算首季約九億元(澳門元,下同),較去年同季(六億元)升逾五成,主要來自會展旅客在澳的消費增加,但入場觀眾較一九年同期減少。有會展業者表示,觀眾走專業化,部分單一消費活動已不合時宜。會展市場亦趨綜合,即不再是會議+展覽,還可涉及節慶、演藝、賽事等。
大型會議增近六成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首季會展活動共307項,包括289項會議、12項展覽及6項獎勵活動。首季會議按年增30.2%(+67項)至289項,與會者升39.1%至3.4萬人次。規模方面,首季會議以50人以下的會議為主(146項,佔50.5%),但增速以200人或以上的會議最高,200人或以上的會議數目按年增58.6%至46項。會期方面,四小時或以上的會議共166項(佔57.4%),四小時以下的會議共123項(佔42.6%)。
展覽按年增2項至12項;入場觀眾有14.3萬,同比跌18.3%。展覽共吸引979個參展商(外地佔38.8%)及4,305名專業觀眾(外地佔50.5%),參展商和專業觀眾的外地佔比,較去年同期分別大升32.2個及39.5個百分點。此外,獎勵活動按年增4項至6項,參與者則按年減31.5%至1,575人次。會展活動與會者/入場觀眾同比減11.5%至17.8萬,主要是展覽入場觀眾減少。
走專業化拓會展+
澳門會展旅遊業協會會長何海明表示,今年朝着1,500項會展活動目標進發。按照傳統,四、五、九、十、十一月是業界旺季,但今年首季淡季已達業界預期,按目前比例,相信全年可達標。首季入場觀眾較一九年同期下降,與一些傳統消費模式活動欠缺吸引力有關。這不獨澳門出現,香港、深圳亦然。
疫後旅客、居民消費力下降,消費模式亦轉變,疊加電商平台急劇發展,更有補貼優惠,要買平靚正的商品,不再只有展銷活動。即會展業須轉型朝專業化發展,如消費型展銷活動,要加入洽談元素。會展不單是會議+展覽,可從會展延伸到節慶、賽事、演藝等,發展“大會展”業態,進一步發掘“會展+旅遊”機遇。
按主題分析,首季會展活動中,以“商貿及管理"為主題的較多,共127項,佔總數的41.4%;“金融"(39項)、“資訊科技"(36項)和“醫療健康"(26項)分別佔 12.7%、11.7%及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