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俗片帶來貢獻
——悼念“B片之王”羅渣高曼
一個導演一生拍了幾齣影片,齣齣驚天動地;另一個導演拍了幾百齣B片,少人認識,但齣齣有錢賺,並扶持後輩,誰較重要?
荷里活“B片之王”、“獨立電影教父”羅渣高曼(Roger Corman)日前離世,享年九十八歲,消息並未引起廣泛注意,華文主流媒體完全沒有報道,但他對荷里活電影工業有着巨大貢獻。
高曼沒有受過正統的電影教育,一九四八年進入荷里活,從低層做起,他感到大片廠的工作速度緩慢、浪費資源,於是加入獨立製片公司,開始製作獨立影片之路,後來自起爐灶。
他先後參與過五百多齣電影,製片、編劇、導演皆能,絕大部分是B片,怪物、科幻、魔鬼、殺人、艷情、飛車、恐怖等,全屬低成本的剝削電影。噱頭行先,絕不高雅,在許多人眼中是cheap戲,但拍得不馬虎,常有奇思異想,亦有cult味。他製作的影片,秉承“平、快、正”原則,場景不多,幾日便拍完一齣影片,表現出“快刀手”的駕馭能力,快製快映。例如一九六○年的《綠魔先生》,兩天內拍完,場景幾乎在花店內,但有趣驚慄,後更被重拍。
高曼持續製作影片,其九成九作品皆有錢賺,並為許多電影系畢業生提供實習機會,哥普拉、史高西斯、彼得丹諾維奇、占士金馬倫、積尼高遜等全由他提攜。更專門引入黑澤明、英瑪褒曼、費里尼、杜魯福等大師影片,讓影迷、觀眾欣賞世界不同作品,開拓視野。
電影工業,要不斷製作,將賺得的錢再投入新製作,才能形成產業鏈;有龐大的工業規模,能吸納更多人才,開創新天地。試想若沒有高曼,哥普拉或許製作不了《教父》;沒有高曼,占士金馬倫或許沒有執導機會,更遑論之後的《未來戰士》。
羅渣高曼也許是最不受世人認識的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得主,但他的貢獻,比起許多電影大師更重要,而且後世無人比擬。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