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大通過決議打臉美以
應多國要求,聯合國大會第十屆緊急特別會議十日恢復舉行。會議審議了接納巴勒斯坦為聯合國新會員國的議題,並通過了授予巴勒斯坦更多權利的決議。以色列代表譴責聯大試圖通過涉巴勒斯坦入聯決議,並現場粉碎《聯合國憲章》。
當地時間五月十日,聯大舉行緊急特別會議,就涉巴勒斯坦決議投票,現場卻出現了幾幕罕見場景。在投票前的發言中,巴勒斯坦常駐聯合國觀察員曼蘇爾幾度哽咽,呼籲各國投下贊成票。他說:“這是對和平的投資。我們想要和平,我們想要自由。”
然而,以色列則與巴勒斯坦針鋒相對,上演了戲劇性一幕。以駐聯合國大使埃丹使用小型碎紙機,直接粉碎一份《聯合國憲章》,以表達對特別會議的反對。他聲稱,是在場的聯合國代表們“正在威脅《聯合國憲章》”。
儘管聯合國大會的投票只算是決議,沒有強制力,充其量是表態而已,但以色列還是憤怒不已,希望通過這種極端的方式,讓大家不要投票,或者投反對票。
不過很顯然,埃丹的憤怒起到了反效果,決議最後的結果是一百四十三票贊成,九票反對,二十五票棄權,壓倒性贊成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這次決議的反對票不足兩位數,是對投反對票的美以的一次打臉。
埃丹當眾粉碎《聯合國憲章》,等於否定聯合國的合法性,但問題是,以色列的建國合法性本身就來源於“聯合國第一百八十一號決議”。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聯合國大會以三十三票贊成,十三票反對,十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第一百八十一號決議”。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地區,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各自建國,其中猶太人得到百分之五十七的土地,阿拉伯人只得到百分之四十三。如果聯合國不合法,“第一百八十一號決議”就是無效的,那以色列的存在就沒有法理基礎。
當眾碎掉《聯合國憲章》這種行為極其離譜。外交官用激烈的言辭去反對競爭對手,都是外交界常見的現象,無非是為了國家利益和國家形象,可以理解。但埃丹這麼一搞,對於以色列的國家形象影響完全是負面的。
五月十日是一個分水嶺,如果說五月十日前,世界大部分國家對猶太人和以色列還有一絲同情的話,那麼在五月十日的投票後,在埃丹當眾粉碎《聯合國憲章》後,最後的一絲同情也消散。
對於巴勒斯坦來說,這次算是為“入聯闖關”邁出成功一步。從決議內容來看,巴勒斯坦將獲得更多聯合國權利,包括認定巴勒斯坦符合《聯合國憲章》規定的聯合國會員國資格;建議安理會重新審議巴勒斯坦以會員國身份加入聯合國的申請;賦予巴勒斯坦在參加聯合國會議時的一系列權利和特權,包括其坐席安排和在發言名單上的順序。這無疑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是對支持巴勒斯坦事業、希望中東地區和平穩定的國家的極大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