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2版:體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昊駿破藍英次名出線
單車聯賽優化具成效
劉俊洛四衝程電單車奪冠
史洛:執教紅軍差官宣
綠衫軍四強首戰炒騎士
高拔獲選最佳防守球員
精武會推廣“國操”與“武化”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5月9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精武會推廣“國操”與“武化”

梁洪波

    精武會推廣“國操”與“武化”

    精武會初創,傳承霍元甲武藝,讓國人練武強身,擺脫“東亞病夫”之名,以抵禦外侮。霍元甲去世後,精武會繼續傳承其武藝,還引入其他武藝。此時,陳公哲把不同武藝統稱為國術,開班招收學員教授國術,改變過往傳統師徒傳承的教授模式。

    精武會起初推廣的國術內容非常多,開設初、中、高三個級別,學制兩年為一期,兩年學習經考試合格後可晉升一級,三期合共學習一百○五套套路。取得高級證書的學員,可以成為教員教授國操。精武會為便於教學和在運動會、慶典活動上進行會操或表演,從眾多套路當中選出十套,配以口令,作為“精武基本十套”。套路有:潭腿、功力拳、節拳、大戰拳、八卦刀、五虎槍、群羊棍、接潭腿、套拳對練及單刀串槍。

    精武會把教授的國術編配以口令,猶如西方的徒手體操,成為中國式國術體操,並命名為“國操”。此外,精武會還借鑒古代樂舞,創新把不同“國操”內的單一動作,挑選出四十個動作手法,並配以粵調“到春來”一曲,編排成一套跳舞術,稱之為“武化”,用以取代西方跳舞術。

    澳門精武會成立之初,總會派出教員前來教授“國操”和“武化”跳舞術,直到上世紀四十年代,精武會在澳門停辦,曾推廣的“國操”與“武化”,隨之在澳門逐漸消失。

    梁洪波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