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演算法算計
一旦你在某個短影音內容上停留的時間相對長,平台就會不斷推薦類似的影片內容給你,哪怕你可能只是無意中停留的時間更長,而不是出於對內容的喜歡。
我們漸漸地發現,自己習慣了閱讀片段式的短文章,而不習慣從頭到尾閱讀一本厚厚的書;習慣了看各種短影片,而不願意花時間看一部紀錄片或者電影;習慣了“抖音追劇法”,透過一則三、五分鐘的剪輯影片就可以了解一集四、五十分鐘電視劇的劇情。
當越來越多的日常生活領域被演算法“統治”的時候,我們或許會追問:被演算法支配的日常有什麼不好嗎?
【摘自:《社會學給現代人的非標準答案》,孟慶延,悅知文化,二○二四年二月五日】
不論大家是否願意,作為電話不離手的現代人,演算法或許比我們更了解自己——它能按照我們在社交平台上的數碼足印,貼心地推送內容。它能記住我們在外賣平台的點餐口味,適時提醒我們可以再次光顧某些餐廳。它甚至能推測我們對哪類讀物、音樂有興趣,再將新事物包裝成“你可能會感興趣”。
一幣有兩面,演算法對受眾的全盤了解也有正反兩面。正面影響固然是為我們省卻了不少做決定的時間,以接近直線思維的方法來找到答案;但反面影響就是我們的視野會被籠罩,日漸累積的熟悉感會堆積成一個難以衝破的舒適區。假如我們未能及時察覺並加以改變,生活就會逐漸變成兩點一線,枯燥乏味。
一正一反的影響,需要由使用者自己去衡量得失。但就算我們認為演算法並無不妥,認知它的存在,不將其視為理所當然,是生活在數碼時代的人必須具備的自我保護機制。
穆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