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3版:視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破解人類心理迷宮之謎
德國被控成以色列同謀者
澳深歷史的雙重聯繫
全球共識下的人工智能發展願景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4月15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破解人類心理迷宮之謎

杜然


“行為經濟學 之父”卡內曼

    破解人類心理迷宮之謎

    二十二年前,瑞典皇家科學院將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經濟學與心理學,表面上看沒有直接關係,但卡內曼透過超過半世紀的學術研究,除了挑戰經濟學的理性假設,亦每每衝擊人類對自己思考能力的認識和自信。

    打破行為經濟學的約定俗成

    當年卡內曼的得獎原因,在於他和認知科學先驅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提出的“展望理論”,對行為經濟學的研究帶來重大突破,對醫學、政治及社會改革更是影響深遠。長久以來,主流經濟學假設每個人做決定時都是理性,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根據展望理論,人在不確定的條件下如何作出抉擇,取決於結果與預期的差距,而非單憑結果本身。

    展望理論的立論基礎,在於人的行為傾向可以預測;而卡內曼和特沃斯基長年合作無間,某程度上亦印證了他們自己的理論。一九三四年,卡內曼生於巴黎一個猶太人家庭,納粹德國佔領法國之時,他只有六歲。二次大戰結束後,卡內曼一家搬到耶路撒冷居住,見證了以色列立國。跟卡內曼一樣,特沃斯基同是大戰倖存的猶太人,亦曾因在以色列從軍而一度耽誤學業,但各自在學術上的出色表現,最終讓他們的命運交匯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根據卡內曼憶述,一九六九年,他在希伯來大學心理學系授課時,邀請了同事特沃斯基作客席講者,從此結下兩人數十年來緊密合作的不解之緣。

    在研究領域上,兩人志趣相投,但除此之外,卡內曼和特沃斯基,基本上屬於兩個世界的人。卡內曼性格內向悲觀,自小為逃避納粹而過上顛沛流離的生活,長大後缺乏安全感,時常自我懷疑。他平日只愛閲讀,不好運動,更不擅辭令交際,但小時候已才思泉湧,創意無限。特沃斯基則是永遠自信十足的樂觀主義者,天資聰穎,充滿幽默感,是典型學霸,為人自負,更享受成為眾人焦點的感覺。

    戳穿一廂情願的理性泡沫

    個性喜好雖然南轅北轍,但卡內曼和特沃斯基同樣醉心於心理學研究,除了經常分享彼此的看法,亦不斷挑戰對方的立論,繼而共同設計實驗,收集數據,建立初步的理論體系,再反覆推敲,逐步修正和微調理論。兩人合力發表了一連串具原創性的學術論文,闡釋他們在心理學上的突破性發現,最終兩人同獲常春藤聯盟聘為教授。

    上世紀七十年代,卡內曼和特沃斯基首次提出“認知偏誤”的概念,震撼當時的心理學界。在探究心智秘密的過程中,兩人發現人類經常根據主觀感受,而不是客觀資訊去認識世界。人類或自以爲理性,但理性並非理所當然,而認知偏誤足可導致判斷失準、邏輯不符事實等不理性的結果。當主觀的理論或理念一旦形成,人自然會盡力尋找所謂“證明”去支持自己的“理論”。一切有違“理論”的言論或理據,則一律以謬論視之。

    遠眺人類文明發展史,近觀世界時局之演變,立場先行,再以偏見佐之,認知偏誤,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兩人的從軍經歷,更為他們的研究提供不少實例考證。一九七三年十月,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衝突,爆發贖罪日戰爭。這場短短二十日的戰事,以色列最終雖然反敗為勝,但付出了沉重代價。卡內曼相信如果一早交還西奈半島,埃及便不會對以色列發動進攻,然而大部分以色列人卻持相反意見。卡內曼和特沃斯基認為這是心理作祟,因為人類通常會對於做了不想做的事情而後悔,卻甚少對沒有做應該做的事情有感,遑論反省。

    二○○二年,卡內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可惜特沃斯基已經身故而無緣共享殊榮;二○一一年,卡內曼出版《快思慢想》,結集數十年來和特沃斯基合作的研究成果,向公眾普及有關行為經濟學、工程學和醫學的相關知識,至今仍是英語世界暢銷書之一。《快思慢想》由認知偏誤、展望理論和幸福理論三大研究領域組成,書中有趣幽默的生活化例子,便不乏特沃斯基的學術影子。

    客觀的無知

    《快思慢想》教人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卡內曼將人類思維歸納為兩個模式:系統一快速,依靠直覺,屬情緒反應。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遇見猛獸,若自知不敵,自然不假思索,靠本能反應逃脫,在危急關頭下,系統一充分發揮了其力量及作用。系統二相對較慢,更依據邏輯和計劃,同時更耗費能量。在數碼年代,人類經常要處理海量資訊。為了在決策過程中,增加作出正確和理智決定的可能性,系統二的邏輯思維顯得更為重要。一九八一年,卡內曼提出框架效應,指人在面對同一個問題時,往往在描述有所改變之後,會選擇在乍聽之下對自己較有利、或較為順耳的描述,用以作為問題的解決方案。在心理學上,框架效應屬一種認知偏差,只要改變提問或描述問題的方式,人對風險的態度便隨之改變,並作出相應的風險規避。

    當然,人類的思考模式並非一成不變,兩個系統各有利弊,時而互補不足,然而受框架效應影響,人往往過於化繁為簡,甚至對自己的決斷過度自信。卡內曼和特沃斯基發現,跟得益相比,人類對損失的感受往往更為強烈,這導致了損失厭惡的現象,即投資者不願以低於購買價出售股票;如果他們已經獲利,他們會願意以相同的價格出售同樣的股票。兩人亦發現人們往往根據小量數據去計算概率或設定模式,卻無心了解隨機性的原理,甚至否認股市獲利與運氣的關係。

    三年前,卡內曼在新冠疫情期間,與法國和美國兩位教授共同完成《噪音》一書,繼續挑戰人類對直覺和自信的迷思。書中其中一章,題為“客觀無知”。卡內曼直指當決策者面對複雜的事情時,由於不確定性太大,令他們更傾向以直覺做決定,卻忽略了直覺主觀性強,並不可靠:“當你相信自己的直覺,你不過是相信內心的感覺,而非任何你真正認識的事。如此一來,你是在否認自己客觀的無知。”

    杜然(文化評論員)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