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4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馬英九:兩岸同屬中華民族
“習馬二會”續傳對台和平誠意
台青:親身體驗才知美好
洪秀柱將率台青接力訪陸
花蓮強震增至十六人遇難
驗出“孔雀石綠”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4月1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台青:親身體驗才知美好



馬英九和台灣青年一行本月九日到訪北京大學,兩岸師生交流氣氛融洽。 (中新社)

    台青:親身體驗才知美好

    【中新社北京十一日電】“這趟行程體重增了三斤,但享用了美味佳餚、締結了金蘭之交的友誼、擁有了今生難忘的回憶。”回顧為期十一天的大陸參訪行程,來自台灣陽明交通大學的李亮頤說。

    兩岸青年接續奮鬥

    包括李亮頤在內的二十位台灣青年學子隨同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十一日結束在大陸的尋根、交流之旅,自北京返台。多位台青返程前表示,透過此行尋根謁祖、緬懷先烈,踏訪史跡、重逢老友,立體式感受到大陸發展面貌,沉浸式體驗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兩岸未來在於青年,盼青年密切交流、互助合作。

    在廣東祭拜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參觀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和孫中山故居,李亮頤感到兩岸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皆仰賴於先輩努力,青年一代要接續奮鬥。面對環境保護、能源危機、鄉村發展等議題,兩岸更應攜手合作。

    親觸中華文明脈絡

    行程從南至北,跨越數千公里,各具特色的地方風味也為青年們留下新奇印象。除了備受青睞的“biangbiang麵”,羊肉泡饃也可登上“最受歡迎榜單”。台灣政治大學碩士生蕭斯元說,“將饃掰得像黃豆大小,泡在羊肉湯裡,這種吃法很特別”。

    參觀北京故宮博物院,看到中和殿匾額上書“允執厥中”,蕭斯元表示,此四字出自《尚書》,是舜告誡禹應秉持中正之道治理國家,“提醒後人做事應惕勵自省”,他說,能身臨其境觸摸中華文明發展的脈絡,激動不已、非常震撼。

    感受大陸科技脈動

    “從前僅從影片中大致了解,這次親身體驗、親眼看到,感覺是不一樣的。”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學生林新越對技術創新頗感興趣,無論是深圳的大疆、騰訊等科技大公司,還是陝西的智慧農業示範園,都讓他感受到大陸科技發展脈動。

    作為“常來族”,林新越曾在冬季到河南參加交流活動,打卡了飄雪的雲台山。他更想集齊大陸的一年四季,欣賞各地不盡相同的風貌景觀。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林新越說,需要用眼睛看過,用腳走過,才真正體會甚麼是美好。

    青年交流渾然天成

    互贈禮物、互換聯繫方式,共進晚餐、同唱一首歌……在北京大學和中山大學舉行的兩場青年交流活動上,兩岸青年進行了充滿青春氣氛的熱絡互動。

    “聊起來發現,大家都聽同樣的歌,追差不多的明星和差不多的劇。儘管用詞或有不同,但交談後很快就能‘對上’。”李亮頤說,青年的交流渾然天成,可以先從建立友誼開始,再到美食、學業、工作等各領域往來。

    李亮頤曾在天津大學做交換生,至今與當時結識的大陸朋友保持聯繫。她期待再到大陸幾所交通大學交流,“因為兩岸交大同出一脈,連校徽也十分相近”。

    在與大陸朋友交往中,蕭斯元看到兩岸青年的共性,他認為常來常往、互相了解、互相學習,應是兩岸青年間持續進行的交流重點。

    冀融冰築橋迎芬芳

    對來自台灣成功大學的劉秉睿而言,此行最難忘與老友見面。去年大陸師生參訪團在台灣度過九天八夜,劉秉睿參與接待,今次重逢老友格外欣喜。他希望兩岸“融冰築橋”,迎來屬於青年的芬芳。

    聽新朋友分享生活也別有收穫。一位北大同學向劉秉睿說起去台灣南投交流、幫助弱勢兒童的經歷,令他感到,兩岸間互相扶危濟困,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李商隱在《無題》裡寫‘相見時難別亦難’,我念起來非常有感觸。”劉秉睿說,有時相聚比不聚還困難,因為相聚終有別離,“但相信緣分的妙不可言,能讓我們快快再見”。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