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7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杭高級中學集團化發展堪借鑑
課堂體驗
上海戲劇學院訪歐陽瑜促合作
新編粵劇《碉樓》六月澳上演
新街坊或成澳琴民生聯動新平台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4月11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新街坊或成澳琴民生聯動新平台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粵港澳大灣區研究中心

    新街坊或成澳琴民生聯動新平台

    澳門素有“社團社會”的稱號,一直以來社團在社會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向居民提供各類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填補政府的空白,另一方面則扮演着政府和居民之間溝通的橋樑。可以說,澳門社團是促進澳門社會平穩運轉,維護澳門民生福祉不可或缺的一環。

    隨着二○一九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與二○二一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頒佈,與澳門一水之隔的橫琴深合區成為澳門居民生活的新家園。同時,伴隨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街坊”項目逐步落成,澳門的社會服務體系也亟需向橫琴拓展。在二○二○年,每天大約有八百名以上的澳門居民頻繁往返於澳門和橫琴。至二○二二年上半年,已有八千九百○六名澳門居民在橫琴辦理居住證,購置物業九千一百多套,逾七萬四千人次澳人在橫琴就醫。越來越多澳門居民在橫琴“安家”。對於這部分跨境生活的澳門居民來說,最大的難題在於重新建立社會聯繫,以及適應與澳門不同的生活環境與社會服務。對此,兼具良好社會服務提供傳統和居民信任基礎的澳門社團,成為對接居民需要、輸送社會服務、促使澳琴兩地民生融合邁入“最後一公里”的重要部分。在實際的進程中,澳門社團進入深合區提供各項社會服務時仍然面臨着不同的困難和挑戰。

    兩地對社會服務的理解差異成為主要挑戰

    自二○一八年起,澳門一些主要社團開始進入粵港澳大灣區設點服務。截至二○二三年底,澳門已有兩家代表性社團進入深合區設立辦事處或綜合服務中心,並有一家正在籌辦,旨在為深合區居民提供不同類型的社會服務。但由於兩地對社團、社會服務,以及社會工作者存在理解方面的差異,澳門社團在深合區開展各項工作時仍然面臨“水土不服”的難題。

    首先,兩地對社團的理解不同。社團對澳門居民來講,不僅是社會服務的提供者,也是文化傳承、社區凝聚和政治參與的重要平台。可以說社團已經成為澳門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對內地居民而言,除了政府購買服務以外較少與社團接觸,社團的存在感普遍較弱的同時居民信任感也不高,政府仍然被認為是主要的社會服務的提供者和負責人。這就使得澳門社團進入深合區開展工作時需要接受內地居民的質疑,並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來建立信任的基礎。

    其次,兩地對社會服務的理解不同。在澳門,社團作為社會服務的主要提供者,被認為取代了政府在這一部分的角色。不僅服務範圍廣泛內容豐富,而且建立了完善的社會服務提供體系和成熟的制度。相對而言,內地社團作為政府體制的補充受到政府較為嚴格的監管和指導,內地居民能夠享受的社會服務有限且制度尚不成熟,這使得澳門社團進入深合區開展工作時,發現很多社會服務不僅在內地未有先例且面臨嚴格的審批流程。

    最後,兩地對社會工作者的理解不同。擁有豐富社會服務傳統的澳門,已逐步發展出一套規範且成熟的社會工作體系。截至二○二一年底,澳門註冊社工人數達到一千四百七十一名,具備專業資格的社工更是高達一千九百五十一名。相對而言,內地的社會工作者不僅人數相對較少,其專業性和重要作用也處於被忽視的狀態。內地居民對社會工作者的工作尚不了解,使得澳門社團的社工進入深合區開展工作遇到認同危機。

    推進深合區民生服務融合的建議

    目前澳門社團在橫琴的服務實踐,已經為澳琴社會服務一體化提供有益的經驗。澳門社團通過在服務模式上的不斷試錯與調整,以及與深合區政府互動與溝通,嘗試尋找適合深合區的服務模式。深合區政府也積極作出改變,通過調解工作坊向澳門社團學習先進的社會服務理念。澳門社團和深合區政府的努力有目共睹,在距離彌合兩地理解差異,進一步滿足兩地居民生活需求,實現澳琴民生融合,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對此,本文以下提出幾點建議。

    一、利用好“澳門新街坊”項目,打造澳門與內地民生聯動的創新平台。“澳門新街坊” 項目,作為首個專為澳門居民設計,結合優質居住空間、教育、衛生及社會服務的綜合性民生工中,標誌着一次跨領域、跨地區的創新嘗試。該項目不僅是澳門與內地融合的重要起點,更有必要建立一個跨境社會服務交流的新平台,將先進的社會服務理念帶入深合區,使澳門的社團能與內地共享資源、經驗和實踐,成為雙方合作的最佳渠道。透過定期舉辦的工作坊、研討會及培訓課中,澳門與內地的專業人士得以相互學習並交流專業技能和服務模式,從而共同提升服務質量。這種合作不僅促進兩地社會服務理念的融合與進步,針對性地解決澳門社工進入橫琴時面臨的適應問題,也可以建立一個雙方在面對共同挑戰時可共同尋求解決方案的諮詢及支持網絡。新街坊作為澳琴民生聯動的創新平台,其經驗和成果不僅能惠及當地社區,還有望擴展至更廣泛的深合區、大灣區,實現成果共享和影響的擴散。

    二、推進深合區社會服務項目的共建共享。鼓勵澳門社團與深合區政府或其他社會組織共同開發和實施社會服務項目,通過將澳門發展成熟的社區服務活動帶到橫琴來促進深合區居民對社工及社會服務的理解。這種共建共享項目不僅有助於提升服務覆蓋面和效率,還能夠促進兩地居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融合。例如,在新街坊與深合區其他社區聯動展開澳門成功的社區健康促進項目、兒童友好項目等實現澳門居民與內地居民互通互訪,可以在兩地不同文化背景下進行本地化調整和試點,逐步形成適合深合區特色的服務模式,真正實現共建共享。

    三、積極探索兩地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突破行政區域的限制,有效推進澳琴民生融合, 除了基礎設施等“硬件”方面延伸和連接,也離不開兩地法律及體制機制等“軟件”方面的對接。隨着澳琴兩地養老、教育、家庭、兒童服務等方面的法律條例的對接,相關的服務已經延伸至深合區 。在對於澳門居民所關心的托老托幼服務,醫療藥品供給,以及外籍家傭的跨境事宜等,相關法律尚未達成一致或實現對接。只有在法律制度層面有所突破和創新,推動澳門和橫琴制度有效銜接,才能切實推進深合區民生服務走向融合。

    有理由相信,將澳門的公共服務模式和社會服務價值理念引入橫琴,將澳門的社區服務經驗帶到深合區,不僅能夠讓澳門居民在橫琴的就業生活更有歸屬感和幸福感,有助於澳門社團在橫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網絡和社會關係,也利於加強澳門居民與內地居民的交流和互信,在深合區建立起了良好的社會資本,最終實現民生融合。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粵港澳大灣區研究中心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