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3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上月我汽車出口創新高
馬斯克:華車企非常出色
贛前兩月鋰電進出口63億
華:經貿問題勿泛政治化
學者:再次暴露美狹隘心態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4月10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學者:再次暴露美狹隘心態

    抹黑中國電動汽車產能過剩

    學者:再次暴露美狹隘心態

    據觀察者網消息:“美國電動汽車發展緩慢不應歸咎於中國。”四月九日,香港《南華早報》以此為題,刋發了美國得克薩斯州貝勒大學副教授、亞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王欣撰寫的評論文章,他直指美西方近期針對中國的最新話術“產能過剩”,是美國對中國經濟政策和全球戰略的又一次“抹黑批評”。

    日車企曾被美打壓

    文章指出,如今被完全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的中國電動汽車顯然不是問題根源,相比於中國電動汽車價廉物美和產業政策到位,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緩慢與其自身政策混亂脫不了關係。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等人指責中方不僅是大錯特錯,也並非真的擔憂美國經濟,實則是在大選年作政治操弄。

    與美國採取保護主義不同,中國電動汽車等產業戰略更具包容性,不摻雜狹隘的企業和政治利益,還對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產生有益影響。

    反觀美國,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曾用“產能過剩”來打壓日本汽車業,如今“故伎重演”,再次暴露其面對崛起經濟體競爭時的那種狹隘心態。

    戴琪謬論針對中國

    文章開篇,首先提到了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近期接連針對中國發表的荒謬言論。

    耶倫訪華前一周在美國佐治亞州聲稱,中國的“過剩產能”正傷害美國企業和工人,中國電動汽車、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的“出口激增”,可能會給美國帶來問題。而戴琪在布魯塞爾發表的言論則更為直接,宣稱中國的“非市場政策”對美歐造成“嚴重的經濟和政治損害”,使得當地企業“難以生存”。

    然而,文章直言,美方將所謂“產能過剩”和電動汽車市場更廣泛的問題混為一談,簡直大錯特錯。鑒於中國電動汽車目前完全被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在美國市場製造出高價格困局的根源並非是中國的“產能過剩”。

    文章指出,美國的親共和黨州和化石燃料公司歷來就反對電動汽車發展,而支持拜登連任的民主黨關鍵力量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也對轉向電動汽車表示嚴重擔憂。

    作者認為,耶倫和戴琪的言論並非真的是對美國經濟的擔憂,尤其是在大選年,完全是出於政治操弄的考慮。

    文章還稱,美方批評中國正損害其他經濟體的論調也完全毫無根據,沒有認識到中國是如何對其他國家產生有益影響的,尤其是“全球南方”。正是因為有了中國為拉美、非洲、東南亞和中東等地區提供經濟實惠的解決方案,並促進了技術創新,這些國家才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諸如雅萬高鐵就是最好的證明。

    華戰略更具包容性

    文章強調,美國在提出所謂“不公平競爭”的指控時,更應該好好了解中國電動汽車的成功來自多方面政策支持,與美國採取的保護主義立場不同,中國的電動汽車戰略更具包容性,做法也優先考慮到了整個行業的發展,而非狹隘的企業和政治利益。在中國,國家政策旨在創建一個生態系統,以建立一個完整的電動汽車供應鏈。

    文章最後總結道,回顧歷史,美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也曾對“產能過剩”感到擔憂,當時汽車行業存在競爭,美國和日本之間的貿易關係非常緊張。而如今,美國又給中國在經濟領域作出的實踐成果貼上了同樣的標籤,這反映出美國面對崛起經濟體競爭時的心態,以及對中國國內政策和全球互動的狹隘理解。

    “發表帶有政治色彩的言論只會加劇緊張局勢,阻礙兩國修復關係和促進健康商業關係的努力。擯棄訴諸分裂的言論,轉而促進合作和承認中國的貢獻,這可以為建設性對話和相互理解鋪平道路。”文章的作者王欣寫道。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