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房策 配合發展
經屋申請“爭崩頭”或已成歷史。最近一期、合共逾五千四百個單位的經屋截止申請,收到逾六千五百份申請表,勉強算是“求過於供”。經屋需求由熱變冷,反映住房問題面對新形勢、新問題。
回顧經屋近廿多年歷程,特區成立初期公屋停建十年,加上賭權開放後經濟快速發展、熱錢流入等因素,私樓價格飆升,脫離大眾承受力,住屋難成為澳門首要問題。○八年啟動“萬九”公屋計劃後才稍為紓緩。當年經屋價格低於私樓,加上“禁售期” 屆滿後可當私樓轉售,具投資屬性,每逢開隊例必“爭崩頭”。二○一九年期經屋錄得逾三萬份申請,超出單位數量十二倍。
政府及後修訂“經屋法”,確立經屋永遠姓“經”,只可售回給房屋局。二一年期經屋申請量開始吹淡風,仍收到一萬一千份申請表超額逾倍;最近一期經屋申請量再減,跌至六千多份。這幾年政府大力推動新城A區公屋項目,加上之前多項公屋陸續落成上樓,“恐慌性申請”不復見。有指經屋供應量已逐步滿足需求,亦有意見認為整體樓市疲弱、信心不足、置業保守所致。
經屋截止申請前夕,政府官員在列席立法會大會時主動提及原訂今年推出的五個經屋項目將暫緩。值得留意,暫緩的是新規劃的、未正式推出申請及興建的項目,此前已開隊的經屋項目正有序興建。如一九年期的經屋接近平頂,二三年期經屋已經開標,將陸續興建。政府基於近兩次經屋申請及樓市狀況而決定暫緩新經屋興建,以免供過於求。但在新“經屋法”下,有樓才能開隊,加上每次開隊行政成本高,政府暫緩經屋的決定會否一拖幾年,恐影響未來對置業有剛需的人士的預期。
樓市不振,經屋供需逐漸平衡,表明本澳整體住房問題已進入新形勢。房產是居民的最重要資產,房策每一步,須要審時度勢,慎重而行。公屋政策始終是政府平衡樓市、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有必要持續跟進各項數據,適時檢視調整,例如考慮推出經屋置換計劃,以滿足不同經屋家庭的實際需要。
夏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