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的魔咒
電視廣告、網頁和網上平台經常推銷電子產品。好些年前,我經常受到這些廣告誘惑。有一次看到手提電腦的介紹,覺得吸引,然後腦內會建構一系列的影像,例如看到自己拿着那新款電腦,在人來人往的咖啡店裡,在臨街的落地玻璃窗前坐下。小桌上有我最喜歡的咖啡,而我則醉心地在那造工精美、發着微微白光的鍵盤上敲打,熒幕上是驚世的,或者是動人的故事。在寫到男女主角的生死關頭,我會稍稍停下來,拿起咖啡輕呷,再看看街上絡繹不絕的行人,他們急速的步伐與我敲打鍵盤的節奏幾乎一樣,熒幕上的是故事,也是人生。
除了因為以上的美好畫面,我還給自己許多貌似理智的理由,例如買回來後不會只用來做文字創作,我還打算用來學習剪輯影片,提升技能。然後想到家裡還有一台完好的、還不過時的電腦,為了消除浪費的罪惡感,我決定把它轉贈給好朋友,讓舊物有一個好歸宿。朋友了解我的個性,又是個節儉的人,所以很樂意接收。就這樣,買新電腦便變得合情合理。
雖說買東西是經過“深思熟慮”,但我也有失敗的經驗,而且到現在還會對自己的浪費感到愧疚。
在我還算“入世未深”時,突然接到要出差的指示,到達後還需要與部門高層進行比較嚴肅和重要的會議。當時我在想自己最需要一部平板電腦。如是者,最新的、聲稱功能最強大的、熒幕解析度最高的平板電腦便出現在我的書桌上。買回來後我便急不及待地啟動電腦,然後打開處理文書的軟件,豈料一用之下事事不順,還不如普通的手提電腦來得輕鬆方便。我接受不了現實跟我的美好想像有這麼大的差別,結果越想越氣,便拿起錘子來把它砸爛。東西壞了,但為期一年半的分期款項還得承擔。
我明白到工具固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倘若用的人沒有本事,再好的工具也是死物一件。真是花錢買了個教訓。
木 維